地名-歷史的化石
地名是一個地方的代表名,現在使用的地名,它的形成從最初命名到過程的變遷,都可以反應了若干社會、生活、文史的現象,當然也反映了現實的政治現象,當然也有部分成為統治者的政治工具,如此一來地名當可視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具有保存與研究的實質意義。台灣地名由來的研究到目前為止,許多是停留在字面解釋、想當然爾或在語音上打轉,坊間書籍多的是從各地方縣志、鄉志照抄一通,一而再的以訛傳訛。
地名是一個很複雜的演化過程,對於地名的推究,只能用最簡單的思考模式,也就是語音、文字、地景、人文、生活的變化過程做為參考。
國語音是現在的音,在以前不會有這種發音,所以應該是其他許多種發音,例如臺語音、平埔族音甚至於有可能是客語音,當然這可能要依地區而定。所以平埔族音也是地名發音首選之一。
雅化、簡單化(字畫太多)、誤植(口述、傳言、刻字、同音不同字)等等都是有例可循。
誰取的地名/原住民、西班牙人、荷蘭人、漢人、美國人、法國人、日本人
語言-文字書寫
原住民的發音-西班牙、荷蘭人-漢人發音-漢字
原住民的發音-漢人/閩南語、漳州語、普通話。栜板。
閩南語/漢字/雅化或簡化。土地公埔-福德里。
閩南語/日文發音轉漢字。打狗
自己隨便轉/三芝的磺港、風降。大浪磅、大龍峒
田野調查與地名變化
歷史、人群-文化
感情、觀光-雅化
簡化
時間、地形、景觀、人為-變化
相對與絕對(與外地比較)(林子街、店子街1904台灣堡圖)
話語權
補正、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