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氣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氣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1月6日 星期三

山陀兒颱風2024-10-04大雨

 認識三芝-地方學系列之災害篇-山陀兒颱風2024-10-04大雨

10/3山陀兒颱風高雄消失,晚上三芝開始間歇性下雨,10/4早上雨勢稍大,許多路段傳出坍方,中午11點雨勢變大,下午大淹水。北11線嚴重土石流,蕃婆林海尾溪水淹過堤防。101線7.5公里山崩。



三芝沒有統計應該是700-750毫米之間

10/7早上下大雨即撤八賢里80人


埔頭橋

宋厝橋


以下照片非本人拍攝

智成堂



陳榮貴




張小碩

洪慶章


湯彩虹


李玉葉



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2024-02-25 低雲層雨

 認識三芝-低雲層雨2024-02-25

看不到雷達回波的水氣,三芝已經下五天雨了,大屯自然公園沒下雨。這是典型的低雲層雨,海拔300公尺以上可能就是雲霧了。下到圓山頂,北新莊沒下雨。




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2016年 下大雪紀錄

2016年1月23日夜下大雪。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狀況,下雪的前幾天日本氣像台氣象局預告台北會下雪,這時候台灣氣象局馬上否認說不可能會下雪, 害的日本氣象局的官員又再改口說台北的近郊會下雪,理由是根據 在1500公尺的高空,溫度會是零下6度,如此換算下來台北市有可能會下雪 其實日本氣象局並沒有說錯,可是台灣氣象局很直接的說不可能會下雪,那是因為我們這一代的人從來沒有看過台北近郊下大雪 。1/23遠在宜蘭的太平山中午還沒有下雪,下午的時候開始飄雪,可是我們的大屯山七星山,一直都沒有下雪的跡象,甚至於前一當天傍晚就有人上山等,晚上10點多還有人在大屯山頂準備賞雪,真正的大雪才開始。1/24早上5點多的時候,我起床看新聞報導說七星山、陽明山地區下大雪,但是我還不知道雪線會那麼低,急急忙忙開車和大女兒直接的感覺就是去大屯自然公園拍雪景,五點多天還很黑,到了北新莊派出所前面,才發現警察已經封山了。不過這難不倒我因為我知道還有另外一條小路可以上去,果然一路暢通的到了櫻花山莊,可是還沒有感覺到櫻花山莊會下雪,一旁的大女兒在車內說這裡已經下雪了,我還是不相信的說那是葉子的反光,到了百拉卡聚落的咖啡廳,這裡果然是有下大雪的跡象,把車子停在這邊拍了一些照片之後繼續往上這時候一對年輕人跟我說他不敢開上去,我想了想應該還可以,因為這裡距離大屯自然公園太遠了,所以就硬著頭皮往上行,走了大約1公里突然間覺得車子會打滑,可是又沒有適當的地方可以停車,只好再倒退下來到一個轉彎處就停在那裏,從哪裡走到大屯自然公園大約還有1公里,不過這時候天光開始慢慢的轉亮,就邊走邊拍的走到大屯自然公園,沿路看到幾台車下來,位安全起見走路的高處側。大屯自然公園這裡的人不多為了感受一下北國下大雪的情境,特地挑了一條寬闊的草皮走, 我沒有雪靴可以穿,穿的是加長的雨鞋,才採下去才發現整個雨靴已經陷在雪堆裡面,這是第一次有這種採到大雪的感覺,算一算深度大概有50公分,接著再往湖邊走,由於能夠上山的人不多,因此我們就在湖邊拍了照作為紀念,然後再走路下來,還是一樣邊走邊拍一直下到大約百拉卡公路5.5公里處,才發現這裡的雪景更是漂亮, 雪一直下到櫻花山莊,不過我們馬上就看到警察在這裡實施封鎖道路了。如果以下雪的狀況來看真的是不適合上去。回到三芝才知道二坪頂也有下雪, 這時候要開店然後就輪流的上去二坪頂拍雪景,這次下雪的雪線到現在的流浪狗收容所上方 ,當然這也是破了我們這裡的紀錄,至少百年來沒有遇到這種狀況, 第二天和江木星再進去大屯溪古道拍雪景,果然 拍到了難得一見的冰柱 ,看雪對高緯度的人來說並不是什麼特殊的事情,難就是難在能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去留下這一段百年難得一見的下大雪紀錄。

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東北季風與颱風共伴2022-10-15

 認識三芝-東北季風與颱風共伴2022-10-15

2022-10-15下雨.擎天崗超大雨

2022-10-16雨  共伴效應明顯。輕度颱風 尼莎(國際命名 NESAT )海上颱風加上東北季風影響,雖然距離很遠但是風勢、雨量變大。宜蘭超大雨。臺北盆地,河灘地淹水,積水嚴重。

溫度升高,濕度增加,地面潮濕。明顯淡水比三芝雨大。

共伴效應: 這次真的很顯著,這要南北兩個勢力,低層篇東北風,中層是東南風,兩個交會,勢均力敵下很容易發展強對流,就如同昨天(10/16)白天的雨勢。彭啟明臉書。

2022-10-17雨勢緩和。颱風遠離轉東北季風型態。

2022-10-18   1730木屐寮總雨量1170


--



2022-10-16共伴颱風


2022-10-16共伴資料






風場


2022/10/14-17總雨量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認識三芝2017-06-02梅雨紀錄

認識三芝2017-06-02梅雨紀錄
6/1天氣陰悶熱,氣象局一直提醒入梅第一道鋒面會到台灣北部上空。由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七三芝神明遶境,也沒有人太在意鋒面到達時間。6/2凌晨一點多開始下雨,雨勢很大,依照以往的經驗,下雨時間約3-4小時鋒面就會南移,雨勢減少。可是五點多的時候,雨勢不但沒減弱,反而更大。各地陸續傳出積水交通中斷,此時才驚覺雨怎沒停的跡象,6:16 累積雨量314毫米。5點到6點,一小時80毫米。9點更強的雨雲進來了,是針對三芝石門而來。這時候最恐怖,因為山坡地的水已經吸飽了,土石流最易發生。到12點已經到600毫米了。

我們的防災工作還要宣導和教育,重點不要只是放在災害救助。臨時替代道路規劃,區公所要做臨時指示牌,因為開車的人不一定是在地人,就算在地人也不一定找的到路。

公所和個人的災害判斷管理也是需要的,像6/2大雨之前,氣象局就已經多次提到下大雨的可能性,區公所在淩晨連續下大雨時就應該發布通知在網路上,那些資訊有助於居住在外地,可是又必需到雨區的人做判斷。是否要請假。這很重要,因為學校停課的標準,其實很難拿捏住時間點,通常每次遇到停班停課都會讓人措手不及,這次的問題是, 家長有沒有要請假的觀念和標準在哪裡,我比較傾向於家長自己做判斷,一天沒上課會怎樣?不要替自己找麻煩,畢竟我們是在郊區,路上的交通狀況不是我們可以預測的,接下來最常看見的問題是不上課我的小孩子要寄放在哪裡,這就是個人或者是學校協調的地方,凡事沒有一定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處,平常就要準備好萬一小孩子不能上課,要寄放在哪裡 ,我想那是平常就可以跟學校或公所溝通的事。

石門的崩山口到阿里荖之間,沿線無數個的小規模山崩。石門三人罹難。

大家好加油站 前面的淹水狀況,是有人po上網此時大量資訊傳出,才驚覺北海岸大雨的嚴重性,三芝雨量最多,重創的卻是基隆和萬、金、石等地。

第一張圖是新北市三芝,屬於瞬間暴雨型,降雨集中在開頭的第一波,開始下雨沒有多久,每小時雨量就迅速衝上60-80毫米,最大時雨量甚至達112毫米(2日9-10時),降雨集中在凌晨2時到上午11時之間,之後降雨就很快的減小下來,短短不到10個小時累積雨量就超過600毫米以上,這種集中而且瞬間的強降雨類型應該是最讓人害怕的,很多災害都發生在這樣的暴雨中。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2016-01-23百拉卡雪景

認識三芝-2016-01-23百拉卡雪景
早在1717年的諸羅縣志就提到「雞籠積雪」,所指的就是大屯山下雪。當時還是六景之一。
玉山雲淨 山在邑治大武巒山後(有記見「藝文」).
檨圃風清 檨圃在縣署後.康熙五十五年修志,立局於此地.廣可六、七畝.高燥爽塏,為邑治內第一.外環修竹,中大檨數株,屈曲、亭直、偃仰,各有其妙.盛夏酷暑,涼風暫至,披襟瀟洒,不減羲皇上人也.
  北香秋荷 北香湖在縣北二里許(有記見「藝文」.別見「水利」).
  水沙浮嶼 嶼在水沙連潭中浮出(見「古蹟」).
  雞籠積雪 雞籠山(見「山川」).
  龍目甘泉 龍目井在雞籠山之麓(見「古蹟」).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從《台灣府志》中的台灣八景,看「下雪」

認識三芝--三芝氣候篇-從台灣府志》中的台灣八景,看「下雪」
在清代,1696年(清康熙35年)的《台灣府志》中,就有台灣八景的描述。那時選出來的八景其中的「雞籠積雪」是最特殊的地方。
一般對「雞籠積雪」對照今日地名的描述是:雞籠位於昔日諸羅縣境,寒冬有可能下雪的地點七星山與大屯山,以及下雪機會極小的雞籠山(今台北縣基隆山)、更不可能下雪大雞籠嶼(今基隆市和平島)等不同說法,亦有可能純為文人想像而無實景。

在明末(17世紀初)雞籠指的是今淡水到基隆之間的北海岸,17世紀末雖然雞籠和淡水各自有其港口名稱,不過我們可以想像,不管是七星山或大屯山,在民國80年代以前,即使山上下雪也不是件稀罕的事,以從大陸來的人而言,更不稀奇。不過如果是平地下雪,那可真是罕見了。原來在16世紀18世紀,甚至到19世紀中期的三百多年當中,全球進入一個小冰河時期,這時候溫度降低,平地下雪似乎很常見。所以才有「雞籠積雪」這個名勝出現。

以下(摘自徐麗霞:臺灣清代八景的權力結構與回歸意涵──以「臺灣府八景」為例)
乾、嘉年間,臺灣北部不斷拓墾;道、咸年間,轉進文教社會,各地八景猶如雨後春筍,蔚為大觀。到了同治 9 年(1870年)陳培桂《淡水廳志》記載了北臺灣:「全淡八景」、「塹南八景」、「雞籠八景」、「淡水內八景」、「淡水外八景」共五組八景。

 全淡八景:指峰凌霄、香山觀海、雞嶼晴雪、鳳崎晚霞、滬口飛輪、隙溪
吐墨、劍潭幻影、關渡劃流。

塹南八景:鳳崎遠眺、金門晚渡、北線聽濤、船港漁燈、衡嶺曉烟、香山
夕照、隙溪墨水、五指連雲。

 雞籠八景:鱟嶼凝烟、社寮曉日、海門澄清、杙峰聳翠、奎山聚雨、毬嶺
市雲、峰頂觀瀑、仚洞聽潮。

 淡水內八景:坌嶺吐霧、戍臺夕陽、淡江吼濤、關渡分潮、屯山積雪、蘆
洲泛月、劍潭夜光、峰峙灘音。

 淡水外八景:羅漢朝佛、半月沈江、龍目甘泉、馬鋉番房、峰溪石壁、海
岸石門、石屏錦鱗、燭臺雙峙。

 全淡八景:是說雞籠嶼下雪?還是文人的想像居多?。在同時間的雞籠八景:杙峰聳翠。這裡的杙峰聳翠是指基隆嶼,可是不下雪了。這是很奇怪的事,全淡八景指的是新竹以北的各地名勝,這裡的雞籠則是指現在基隆市,同時間似乎是看法不同。
反而是淡水內八景:屯山積雪一直流傳到現在,卻也不容易看到了,因為到了21世紀大屯山幾乎不下雪了。

如-2013年薪北市淡水區選出的新八景
埔頂攬勝 大屯飛翠 沙崙看海  水岸畫影 
紅樹傍橋 觀音水月 滬街訪古  河口霞天
2014年1月美國東部急凍,科學家說這是「北極旋渦」減弱的原因,造成北極的冷空氣往低緯度吹的一種瞬間低溫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