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三芝的老街

認識三芝--三芝的老街
十坎店之始
三芝開墾的歷史,自清初以來時間並不短,但由於地理環境之限制,人口不多且分居各地,雖然早在嘉慶年間,就有江家在古庄村八連溪旁開店稱「茂興店」,卻也未能「結市」。最早形成聚落則一直等到清末之際,此時有許多外地遷入之家族,這些人除了在三芝購買土地之外,還運用一部分資金在此經商立足。雖然不清楚三芝街道最早形成的年代,過程是漸漸形成,還是同時間興建的由住宅轉成商店型態,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中山路42號到52之間的店面,以前是屬於曾家的宅第,和中山路號到之間的店面屬三芝望族江家之地,可知三芝街道的形成與曾家,江家有相當的關係。
這些商店形成之後,人稱「十坎店」,位於今日中山路54號到74之間的店面。就範圍而言,「十坎店」東起自埔頭圳,西以曾宅為界,不算是很長的一段店面,另一方面以形成之初採座北朝南,避開東北季風和「有土斯有財,遇水則發」的觀念,也影響了「十坎店」以後往外發展的趨勢。
    從錫板智成堂沿革得知,在民國前12年(1900年)智成堂初創設之時是借曾林甘娘(與曾文惠家族同姓不同宗)的住宅,位於育英街24巷口(福成宮後面,福成宮建於1919年),在此扶巒著書「節義寶鑑」普行教化,書中提及當年三芝所有的「頭人」,都參與著書的工作,由此可知道在日治初期,這一帶信仰活動已經和商業行為結合為一個商圈。
    從1901到1911年之間日本人沿著「十坎店」往海邊方向,設立小基隆支廳、小基隆派出所和小基隆公學校,行政、教育和司法機關的設立,代表著帝國威權統治的一股無形中的界線,不僅是使的街道的發展必須往上游拓展,同時也限制了區民的活動範圍。1902年小基隆到淡水道路的整修,1910年輕便車站的設立,方便了居民出入,實則是一條有形的界線,更加限制三芝街市只能往山上方向發展,百年之後的今天亦是如此。
古井頭的興起
    前述十坎店初期是東邊以埔頭圳為界,稍後才遷入的張子清則在水圳的另一側,開創新的商店街,尤其是1914年張家蓋了一間擁有五個店面的兩進街屋(中山路1段78-86號),店門口到水圳之間有一塊空地,挖了一口水井,供附近居民使用,乃取名為「古井頭」。又因位於十坎店往埔頭坑,橫山方向,和八連溪,北新庄的三叉路口,很快的這裡變成商業中心,至今仍有人在使用這個稱呼。另外一個促進古井頭發達的因素是,原暫借曾林甘娘厝的智成堂,因建堂之需要,在遍尋不著理想建堂之地後,於1913年堂分兩處,錫板先建堂仍稱智成堂,小基隆方面則暫安奉於張子清家,由於出入者日眾,使的古井頭不僅是老街最熱鬧的地方,也是交通、商業與信仰中心了。從1919年福成宮和1927年智成忠義宮的相繼落成,來回於兩間廟宇之間參拜的信徒,加速帶動了老街的熱鬧景象,也確立了百年來的廟街文化。
    從1930到1960年之間也就是日治末期到民國五十年代,老街由古井頭往八連溪方向的發展,因為埔頭圳帶來豐沛的水利,在1930年由謝有田在今長安街18號後面,建造水車發電供古井頭附近人家使用,此後老街也發展出用水車碾米、製茶的工廠,民生工業變成老街的一部分,光復後最多時有三間碾米廠和三間茶工廠,分布在今中山路與長勤街口以及中山路88巷到智成忠義宮之間,最繁華時還在中山路153號開了一間稱做「山海樓」的酒家。光復以後人口的增加同時間也帶動了另一波的商機,吸引了更多的人來三芝開店創業,消費能力的提升,商店的種類多元化,使的進入廿一世紀的今天老街仍然是最熱鬧的商店街。
建築特色
以歷史的角度而言,三芝的老街不具備豐富歷史背景、或是建築特色。尤其是在幾經拆建之後,已經不復原來之貌,目前僅剩中山路1段88巷內,民國五十年代建的房子,還保有他純樸的一面,雖然不是什麼豪宅,如果換個角度來欣賞它,仍可看出平常人家對自己住家的期許。從下表可看出女兒牆的特色:
            
            
     吉祥語
中山路1段88巷1號
    花紋+圓形通寶
發財
中山路1段88巷3-5號
            
吉慶
中山路1段88巷7號
    圓形通寶
財源滾滾
中山路1段88巷9-11號
    壽字紋
長壽
中山路1段88巷13號
    龜殼紋
長壽富貴
中山路1段88巷6-12號
    圓形通寶
財源滾滾
中山路1段88巷14號
            
平平安安
中山路1段88巷16號
菱形內四小孔
菱形四邊狀似蝙蝠意賜福,四個小孔似蓮篷意連生貴子
老街的文化
走在三芝的老街會讓我們聯想到所謂的老街,是擁有優久的歷史、漂亮的建築,經過有計畫的重建或規劃再包裝,最大的特色是賣著和當地毫不相干的商品。然而三芝的老街自「結市」形成街道之後,百年來就年復一年的受地方信仰、族群的影響與融合,自然的創造出在地生活文化。廟宇的興建不僅滿足了居民精神上的需求,也是族群融合的媒介。不同的族群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隨著季節適時的表現在老街上,這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三芝有三分之一的客家人,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他們是來自福建汀州客家人的後代,當然現在他們幾乎都不會說客家話,所以稱他們為「福佬客」,但是不會說客家話並不代表拋棄了客家的習俗。生活在這裡的人,從來不曾感覺到不同的族群之間的差異性有多大,反而是彼此分享不同的節日所帶來的喜悅。
    「麻薯」、「紅龜粿」和「草仔粿」這些是號稱全省老街最常見的米食品,在三芝的老街則多了一樣「丁板」,不過這些可不是零食,「丁板」是客家人掃墓用的祭品,「蔴薯」則是九月九日祭祖的貢品,也是客家人送給同安人的禮物。「紅龜粿」和「草仔粿」則是同安人過三月節時回贈給客家人的禮物,至於每年七夕做的「七夕粿」和「芋粿ㄎ一ㄠ」才是真正的零食,「七夕粿」如果要拜神明只要點上三個紅點就可以了。這些米食品在別的地方是當做零食來吃,在三芝則是代表著「文化和族群的融合」。走在三芝的老街,還可以看見「廟街文化」的原始風貌,每天早上聚集在廟口攤販,販賣著自己種的農產品和現抓的海產,坐在廟口自嘲是「獅子會」---顧廟口石獅子的老年人,當然初一、十五往來於兩間廟宇之間的人們,帶動著趕集式的商業文化,這種文化行為亦未曾改變過。
    老街是老年人回憶過去的地方、是年輕人打拼的場所、是家庭主婦生活的一部分、是小孩子走過去時成長和學習的地方。當許多老街需要以各種不同的包裝來喚起人們的注意時,三芝的老街仍然一本如初的在為當地的居民服務,不顯眼但又實際的生活文化也將繼續的保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