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三芝學與地方學(二)累積出來的地方學網路應用

認識三芝-地方學之論述
三芝學與地方學(二)累積出來的地方學網路應用
網路地方學
部落格、田野調查、不要等、超連結
  網路是找尋資料最快的一種方式,對地方學來說存在一個功能就是提供閱讀與資料取得。透過網路可以讓更多更遠的人直接得到這裡的訊息,也就是說當我們想要建置網路地方學的時候,的第一個心態就是有多少就放多少,不要等 網路地方學的特色就是它是可以累積的。
  隨著網路世代的來臨,地方學的建置已經不是傳統的靠一個人和兩個人去做田野調查就能夠得到的資料,在這個世代有更多的人,雖然他們不住在這裡,但是他們可以用更宏觀的角度去記錄他們所去過的地方,而這些資料就是我們地方學所需要的,例如有專門在研究礦坑的人,在他的部落格「放羊的狼http://ivynimay.blogspot.tw/?m=1」,可以找到無數個礦坑,而且還能夠去找原始資料例如開礦時間、資材以及礦主,這種能耐不是一個從事地方田野調查的人能夠做到的,在以前可能要這些資料就要去圖書館去找到相關的資料,結果是當然找不到,然而現在透過網路,從這些「不吝分享的人」的田野調查得到資料,可以讓我們省掉更多的時間,而得到更多的精準而且實用的資訊,即便是用在網路地方學的時候只要透過「連結」就可以了。
  這種網路的地方學架構優點是可以不停地「連結」加入新的資料,且任何人可以看到當地的資料。認真地說,完全靠網路連結,沒有自己的東西,網路地方學似乎也很難發揮功效。
  現在又回到原點了,誰來做?怎麼做?如何保存?網路這個東西基本上不是很難,要建立一個自己的網站也很簡單,如果是大單位雖然有自己的網站,但是我們地方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因此即便是大單位的網站,也只能被連結到那裡用。一方面在運作上又要很方便的來做網站資料的更新,目前我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用「部落格」的「連結」,但是那只是給「使用者」看,如果要長久的保存,是要有另外一個保存的地方,這就看個人的喜好了。
  從現在設計的方向來看,網路地方學就是一個很大的資料庫,要放自己的田野調查資料,也要連結別人的田調成果和研究成果,被設計成一個可以被人使用的資料庫,基礎精神是「不吝於分享」。
  網路地方學除了用文字敘述之外也可以大量的使用圖片,甚至於可以應用現在的剪輯技巧,做一簡單的影片。當然再深一點的純影片或者是動畫製作就不是我們這種人的能力所及了。而最方便的就是利用 You Tube來連結未嘗不可。另外一方面要考慮到的是「部落格」的建立相當簡單,只要稍加練習網頁存取的技巧,那花不了多少時間、也就是說最容易推廣,但是效果十足。
  2007年淡水社區大學張建隆主任,為老師開了一門工作坊,就是讓老師來學習建立「部落格」,當初的目的是每個老師有自己的部落格,可以幫老師的課程做宣導推廣,這是一個很實用的東西,不久之後我就在部落格的運作裡面發現了一項功能,那就是我的部落格可以讓離開故鄉三芝的人,不管是出外打天下或者是嫁到天涯海角以及嫁來三芝、搬來三芝的新住民,他們可以了解到這個自己熟悉地方有什麼新鮮事。在當時的網頁上有一個統計的視窗,那是國外的一個追蹤記錄訪問者的app,可以發現人數和來自全球各地方問者累積的情形,當然也開始會有人跟我問東問西要資料,這時發現部落格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只要不停地寫記錄,三芝的資料越多,三芝的文化厚度就會不停的增加,會被更多的人來用,這就是網路地方學的開始,所以說從2007年開始就有網路的地方學了。
誰要做?花多少時間去做?做的人對地方有沒有感情?靠甚麼收入?是重點
  現在的地方學應該是一個全新的觀念,不是一路由清朝的府、縣、廳志,一直到1980-2000年的鄉鎮志延續過來的。著重的是要跳脫傳統的「寫」「抄資料、數據」的觀念,而是可以透過「田野調查」、「教學」和「閱讀」的新觀念,才能有不同方式的呈現,也才能夠真正的落實社區大學的地方學,社區大學在先天上就有其發展的優勢,如果一味的想和一般大學做比較那是浪費時間。
  我對於地方學和一般的認知有不一樣的地方,最大的差異是南轅北轍基本的認知「誰要做?」。例如不管是地方學與地方知識的建構,或者是所謂的寫村史,接下來還要融入社區裡面,變成社區的知識也好或是資產也好。這些想法都沒有錯,然而問題出在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誰來?收集資料是一回事,紀錄是一回事,寫又是一回事,把所有的東西放在一塊那又是一回事,詮釋這些資料也是如此。我們並不缺乏去思考怎麼做、如何做、做多久、多深入的問題,我們缺少的是誰要來做,誰能做。社區大學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困難點之一,社區大學本身自己沒辦法做,無法指望誰來做,或是社區的人來做。
  我常常在想一個地方的田野調查要做多久,答案是曠日廢時,而且永無止盡,因為永遠有意想不到的新資料,然後又衍生出新的題目。既然永無止境 那麼做個一個地方的田野調查,勢必要對這個地方有一定的情感,否則無法持續下去。另一個原因是常常有人問我,你做這種文史工作,公家有給你經費嗎?所以這是我的興趣與任務,我的本業是開五金行的,這樣我才活得下去。

田野調查如何做?
  相機、筆、筆記簿這樣就夠了。為什麼不用錄音機和錄影,原因很簡單我必須要利用在用手寫紀錄的時候,來想其他的問題。而受訪者也有足夠的時間來回答我的下一個問題,至於我要訪問的對像是誰不是很重要,當然如果有特定的人最好,通常我比較喜歡的是車子開著滿地跑,碰到誰就問誰,所以我像是一個遊客,當地的居民通常不會對我這種人有戒心。在做田野調查的時候,你可以對受訪者這個人感覺很陌生,但是你一定要對這附近的地理環境、人文生態不陌生,因為當他需要用附近的人、事、物來做解說時,如果你聽不懂那就接不下去了,所以說對一些人情世故還是要有一些基礎認識。
  聊天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沒有設定題目的效果最好,當然要怎麼引導那需要一種邏輯思考。
  現在來談一談筆記簿的好處,在做記錄的時候,我可以根據我已經問到的重點寫下來,然後同時間又可以根據記錄的東西,再做另外一番延伸,這時候最容易得到意想不到的資料。另外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筆記簿可以隨時拿起來翻,十年或者是二十年以後回來看以前紀錄的東西都還記憶猶。
  我曾經想過那些受訪者願意告訴我許多事情,目的也是希望透過我的紀錄,能夠流傳下去,所以會把許多知道事情放在部落格上面。
田野調查的可信度
  在我們做田野調查的時候,如果我們只做一次或者是一個地區裡面能夠訪問的人數有限時,類似這種田野調查稱做「隨機田野調查」,尤其是受訪者的年紀比較大的時候,往往無法確認田野調查的可信度,就需要再做第二次的訪談,甚至於還要做第三次的確認才能定案,若是還有疑問就要再詢問其它的人,直到有相同或類似的答案為止,這是田野調查最不容易做的地方。

  即使有再三的確認,那也只能確認一部分,有時後真的沒有辦法確認,但是還可以使用,這就是可信度的問題。所以田野調查的資料一定無法百分百得肯定,通常我上課時都會先聲明,如過有聽到同件事而有不同的說法時,是正常的。如果資料來自網路,那就要更小心確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