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芝--三芝咾咕-藻礁田調紀錄
認識三芝-咾咕-藻礁
在做田野調查的時候,如果只做一次或者是一個地區裡面能夠訪問的人數有限時,類似這種田野調查稱做「隨機田野調查」,尤其是受訪者的年紀比較大的時候,往往無法確認田野調查的可信度,就需要再做第二次的訪談,甚至於還要做第三次的確認才能定案,若是還有疑問就要再詢問其他的人,直到有相同或類似的答案為止,這是田野調查最不容易做的地方。
即使有再三的確認,那也只能確認一部分,有時後真的沒有辦法確認,但是還可以使用,這就是可信度的問題。所以田野調查的資料一定無法百分百得肯定,通常我上課時都會先聲明,如果有聽到同件事而有不同的說法時,是正常的。如果資料來自網路,那就要更小心確認了。會這麼說是因為田野調查本來就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常常說我們的資料可信度可能是70-90%,但是永遠不可能百分百。
先解釋一下使用名詞的差別。咾咕、藻礁是甚麼?
咾咕不一定是藻礁。藻礁一定可以稱作咾咕。比較學術的說法,咾咕就是生物礁。但是講生物礁在北海岸大概沒幾個人聽得懂。因為在地人都講,咾咕。
這種說法有效範圍淡水、三芝、石門。因為我沒有做過其他地方的田野調查。
回想2004年把藻礁當作三芝學課程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說咾咕不是三芝的「特有」,經過十幾年來的觀察發現北海岸的咾咕還真是「絕無僅有」,生物礁體觀察點處處不同。2012年去參加過觀音的一個社區藻礁研討會,那時候第一次認識到觀音藻礁,從此之後幾年來對觀音藻礁的印象永遠停留在數字,好像當地人為了保護藻礁所做的努力,反而是自己被數字的聲音掩蓋住了,在地人為何不做更詳盡的觀察與調查,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事實上咾咕的長期觀測是需要的,一直以來累積了非常多的資料,可是就從來沒有做系統性的思考;藻礁對我們來說是什麼?是年代?還是綿延不絕數十公里?很清楚的是如果沒有許多資料做有系統的分析,又如何去了解咾咕。說好聽是分析,反而比較像分類,畢竟有很多細節都忽略掉了,儘管如此對地方學來說這樣子已經勉強夠了。或許除了製作成檔案上課之外,如何運用各種資料當成在的環境教育的基礎,對咾咕來說這才是生命最後的目的。
咾咕是藻礁還是珊瑚礁?
藻礁介紹
(一)前言-歷史的「咾咕」
(二)北海岸地形
(三)海岸的活化石「咾咕」、「藻礁」
(四)珊瑚礁與藻礁的形成
(五)生物礁比較表
(六)台灣造山運動下的造礁與垮礁
(七)北海岸咾咕分布現況
(八)人為破壞咾咕現況
(九)咾咕的功能
(十)地球科學與生物礁自然垮礁的觀察
(十一)環境教育
(十二)結語
前言
北海岸的五個區顧名思義就是靠山、靠海的行政區,複雜而且多變化地形是北海岸的地景特色,和台灣沿海的各個地方一樣,北海岸的居民可以利用複雜的海岸線做生活休閒與經濟產業活動,除了以上兩種生活行為之外,寬廣的潮間帶是提供海洋環境知識的好地方。不同的海岸地形,提供了生物多樣性的棲地,居住在海岸的居民,利用各地不同的海洋生態資源,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些衍生的多元生活方式,就是海洋文化。北海岸地區包含三芝在內自然也有自己的海洋生態與人文。生態方面最特殊的是就是俗稱的「咾咕」。
當然很清楚的一件事,那就是咾咕不是三芝特有的生態景觀,在台灣本島、澎湖許多地方都看得到。會特別的來做調查,是因為潮間帶在三芝人的記憶裡面是非常深刻,原因是在三芝的海邊有很寬的潮間帶,可以在這裡戲水、撿貝殼、珠螺、抓市仔(短槳蟹的土名)等等,本來田野調查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更清楚了解,我們所看到的海岸,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態環境。
所以我就把這幾年來所做的一些調查作簡單的整理,事實上我對潮間帶是一無所知的狀態,最重要的還是要參考許多專家學者的調查資料。尤其是我們一定會很好奇到底這些咾咕存在了多少年?相信看到資料之後都會嚇了一跳。然而我們的重點並不在於咾咕存在多久了?或是面積有多大?我們可以透過不同地點的觀察,了解現況是什麼甚?甚至於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的觀察與比較,因此這也是一門探索海洋的世界。
海岸的活化石「咾咕」,它是甚麼?
三芝海岸線長約7.3公里,全部海岸都是岩沙混合地形,沿海岸的後攤部分為沙丘地,縱深約100-150公尺。沙灘地約20-30公尺,潮間帶約100公尺。原本在潮間帶擁有大面積的「咾咕」,咾咕古稱「嘍嘓」。咾咕是所謂的「生物礁」,在三芝咾咕不是「珊瑚礁」,它叫做「藻礁」。
咾咕是一種尖銳的生物礁,顏色從深咖啡色到灰色都有,既然是生物礁那麼他的形成就不會是規則狀,所以咾咕基本上可以看得到的都是孔狀,而且非常的銳利那是因為鈣化之後所產生的,每年春天潮間帶的最外咾咕的上面會長滿各式各樣的海藻植物,這些海藻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辦法全部辨認。
(一)北海岸地形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一千六百多公里,若包括澎湖群島在內,海岸線全長可達二千四百多公里。西岸台灣海峽為大陸棚海槽地形,平均深度60公尺,最深不過240公尺左右,海岸受到板塊擠壓作用,造山運動的地層抬昇或冰河時期海水的升降,加上自然海蝕、海水搬運及海積等各種作用,形成不同的海蝕地形及海積地形,還有生物造礁的影響,因此在本島及離島的海岸形成多樣的海岸特色。
台灣海岸依地形分四大區塊:
在台灣北部海岸的火山岩及沉積岩的岬角沙灘海岸。西海岸有綿延的泥沙灘海岸海岸坡度平緩、平直,多大河口、山上泥沙往海輸送造成海水混濁。東北角到東部的岩岸及礫石海灘,是因板塊運動最劇烈,造成山勢陡升海岸坡度急速下降、氣候、地質脆弱等原因造成。南部墾丁半島的珊瑚礁,因板塊推擠運動地形抬升以低山和丘陵台地為主,因受到的侵蝕不同造成凹凸的海岸線。水質乾淨、溫度高、鹽分高、低營養源造成珊瑚礁發達的地區。離島有澎湖的玄武岩海岸,蘭嶼、綠島、小琉球的火成岩及珊瑚礁,最特殊的是東沙島的環礁地貌。
北部海岸地形:西起淡水河口的沙崙,東至三貂角的萊萊鼻,全長約85公里。基本上還可分為北海岸和東北角兩個區域,北海岸是從淡水河口到基隆之間,基隆到三貂角一帶稱為東北角。北海岸因板塊運動,火山噴發造山和在強烈的海浪和東北季風的海風侵蝕下,造成海岸線岬角、沙灘、火成岩、礫岩、以及沉積岩風化出許多奇形怪狀的岩石。
(二)海岸的活化石「咾咕」、「藻礁」
(1)發現命名源由
目前台灣除了北海岸(淡水到三芝的麟山鼻、石門崁仔腳、尖鹿、石門洞、野柳)、桃園縣外,還有及屏東縣恆春的風吹沙等地也有面積大小不一的藻礁分布。桃園觀音海岸的藻礁號稱是全台灣面積最大的區域,可惜在工業區的汙染之下,目前可說是處於停止生長的狀態,在沒有妥善保護政策之下岌岌可危。
1998年東鼎液化瓦斯公司的桃園縣觀塘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中認為,潮間帶的主要造礁生物為無節珊瑚藻,因此潮間帶所見的生物礁應屬於「藻礁」而非「珊瑚礁」。當時是由戴昌鳳和王士偉先生做的調查報告,後來擴大調查範圍,在新北市三芝區的後厝、麟山鼻至白沙灣海岸,以及恆春半島東部的風吹沙海岸也發現相似的藻礁。此後我們就把藻礁變成咾咕的正式學名。
(2)生物礁分類與分布
目前生物造礁的可由珊瑚—動物和珊瑚藻—植物所組成,以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十分為「珊瑚礁」和「藻礁」。
目前可直接觀察的生物礁區域:北海岸淡水-石門之間(藻礁),桃園觀音一帶(藻礁)、台東杉原(藻礁)、恆春半島(珊瑚礁)、澎湖群島(珊瑚礁)。
(三)珊瑚礁與藻礁的形成
藻礁
「藻礁」就是生物礁的一種,任何生物只要可以堆積碳酸鈣的骨骼,骨骼堆積又夠大,能夠抵抗波浪的構造,就把它叫做生物礁。如果是以珊瑚建造的礁體,就叫做「珊瑚礁」,如果是以藻類建造的,就叫做「藻礁」。這些藻礁主要是由紅藻類裡面的「珊瑚藻」所建造的礁體,當然藻礁上面,還是有一些珊瑚的小群體,由於大多是以藻類為主,所以在生物分類學上,我們把它叫做藻礁。
珊瑚礁和藻礁的分別,兩者在結構上當然有很大差別,像珊瑚成長的速度比較快,建造礁體也比較堅固、堅硬,而藻礁雖然有很多型態,其構造也不盡相同,但普遍來說珊瑚藻都很薄的,薄薄的一層一層疊起來,生長速率就比較慢,根據學者調查,要生長到六十公分的厚度可能需要二千年以上的時間。
三芝附近一直到石門,藻礁的分佈就比較廣,其長度大約綿延
藻礁形成條件
潮間帶、位於海洋與陸地之間、棲地環境時而乾燥、潮濕、高溫、低溫鹽分變高、變低等微環境變化非常大。因此藻礁在低潮線以上,暴露在離水環境時間不長的環境中,尚可生長在低潮線的飛沫帶,至於珊瑚礁則一定是在海水裡生長。
一、
穩定可附著物
造礁的條件之一要有穩定海床和可附著的地方。如大型鵝卵石、安山岩石,安山岩屑碎岩床,土質海床(淡水前州子)等。
二、水質
水質清澈、營養鹽不高適合珊瑚生長,水質混濁 沉積物較多的地方藻類造礁生長的較快,另外鹽份的比例也是珊瑚生長的要件之一,但對藻類生長比較不明顯。
三、波浪強度
生物造礁,除了生長慢之外,附著力也非常差,波浪強度太大的海岸,生物礁容易受外力衝擊脫落,要累積足夠的厚度來建造大面積生物礁時間更久。東北季風、西南風、颱風形成的大浪,會影響生長速度,甚至會摧毀已經形成的礁體,不過另一方面大浪也會沖刷表層的泥沙、雜質,礁體變乾淨,有利生物礁的生長。
四、光線與日照
以北海岸現況來講,目前的水深深度大概都在10-20公尺左右,因此對於需要光線生物礁的生長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
五、水溫
水質清澈且水溫20~
以麟山鼻為準月平均海溫最低溫17.2度,高溫28.5度有利於藻類與珊瑚生長。
註:從現有的觀察來看,海水的溫度以及混濁度會直接的影響到藻礁的生長,而海浪的衝擊直接的破壞已經生成的藻礁。
在三芝常以當年的冬季低溫,做為石花菜生長茂盛與否的因素。
藻礁之造礁生物-珊瑚與珊瑚藻
藻礁或珊瑚礁皆由生物體來建造礁體。造礁珊瑚是指一群能形成碳酸鈣質骨骼的腔腸動物,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區。這些能造礁的腔腸動物經由一系列複雜的生理過程使碳酸鹽和鈣離子結合而沉澱堆積下來,形成固態的碳酸鈣骨骼,經由日積月累的堆積形成珊瑚礁。
而紅藻門的珊瑚藻、綠藻門的仙掌藻等,同樣以類似的原理,將海水中游離的鈣固定,在生長過後留下石灰質來造礁,這些可留下石灰質的藻,泛稱「石灰藻」(calcareous algae)。換言之,珊瑚礁主要是由動物造礁,是骨骼所累積,速率較快;藻礁主要是植物石灰藻造礁,每年一層一層慢慢長,累積速率很慢。
世界上會造礁的生物不是只有珊瑚,生長快速的珊瑚已成為優勢,現今海洋中最常見的礁體建造者,因而生物礁的名稱就漸漸被稱為「珊瑚礁」。在台灣,石灰藻亦會出現在東北角或澎湖等地,但珊瑚造礁比例遠大於石灰藻,因而難以形成藻礁地形。
現在北海岸的藻礁低潮線以下,尚可見「珊瑚和珊瑚藻」持續生長,所以是由珊瑚和石灰藻堆積建構而成。桃園觀音的藻礁,還可以見到「珊瑚藻」生長,不見珊瑚,所以可知是由珊瑚藻堆積建構而成,石灰藻存活時的藻體顏色大都為粉紅色,除了藻體組織結構含有鈣質成分,外表堅硬如同珊瑚礁一般,故而得名。
珊瑚藻的種類超過百種,一般根據珊瑚藻的外觀是否有分節的現象,會將珊瑚藻分為有節珊瑚藻與無節珊瑚藻。
有節珊瑚藻:
在節與節之間,有較柔軟不具鈣質的組織,因而有明顯的分節現象;反之,無節珊瑚藻則無分節現象,因此也被稱為殼狀珊瑚藻,是絕大多數建構藻礁的珊瑚藻形式。
無節珊瑚藻或稱殼狀珊瑚藻:
不具分節,呈表覆型薄片狀或厚殼狀,有的種類表面突起具有瘤狀結構,往往覆蓋在可附著的基質上,如岩石、珊瑚骨骼及海藻葉片等,尤其在珊瑚礁海域,無節珊瑚藻體往往扮演膠結珊瑚骨骼,並使其堆積成珊瑚礁的重要關鍵。無節珊瑚藻最基本的組織單位為藻絲體,係由細胞連接而成。藻體由藻絲體聚結,再形成包覆於礁石表面的粉紅色葉狀體。透過切片顯微觀察,即可發現藻礁是一層一層鈣化組織堆積而成的,生長的速度並不快。
珊瑚
珊瑚是造礁非常重要的主體,在三芝最常見的是菊珊瑚。菊珊瑚是動物,骨骼堅硬所以可以支撐礁體。
珊瑚礁,則是一種腔腸動物稱珊瑚蟲,以類似原理產生固體碳酸鈣後逐年堆積而形成,雖然由珊瑚蟲主導的生物礁,約莫是一年建造10公分左右。實際上菊珊瑚似乎沒辦法長那麼快。
生物礁
|
|||
|
藻礁
|
珊瑚礁
|
|
分佈區域
|
北海岸、澎湖、觀音、東海岸
|
澎湖、墾丁
|
觀音藻礁部分是因為海岸線後退才露出來。其他均為自然生長。
|
名稱
|
紅藻類裡面的「珊瑚藻」。有節珊瑚藻、無節珊瑚藻、珊瑚藻。
|
珊瑚
|
北海岸藻礁裡也有大量菊珊瑚,細孔珊瑚生長中。
|
鈣化方式
|
藻類鈣化
|
動物死亡的骨骼
|
「膠結」;貝殼、珊瑚、石灰藻,碎石的碎粒堆積在一起時,釋出的碳酸鈣質加上堆積壓縮,會產生膠結現象,質地不硬。
|
生長方式
|
無節珊瑚藻:一層一層鈣化組織堆積而成
有節珊瑚藻:死亡鈣化遺留殘跡。
|
直接延伸成長
|
|
生長速度
|
0.1-0.01公分/年。藻的生長速度約0.1公分/年,經大自然浸蝕約只剩下0.01公分。
|
數公分/年
|
北海岸部分海浪較強地區數年才有
|
質地
|
軟脆
|
硬
|
|
環境
|
水質稍混濁可
|
乾淨
|
北海岸還有大量珊瑚礁生長顯示水質乾淨。
|
溫度
|
可耐溫差變化
|
海水溫度高,不耐溫差變化
|
|
生長區域
|
低潮線以下,潮間帶有水的地方亦可生長
|
都在低潮線以下
|
|
鈣化保存時間
|
離開水面迅速碎化。
|
可保持時間長
|
藻礁上面長黑齒牡蠣會形成堅硬層具保護作用。
|
生長年代
|
北海岸4500-5200年前
觀音7500-7600年前
|
數萬年以前
|
|
生態
|
低潮線與潮間帶之間,多孔質地,有利幼苗,躲避天敵。
|
生態分布多在低潮線以下
|
|
用途
|
燒石灰、建築
|
燒石灰、建築
|
|
|
北海岸
|
觀音
|
戴昌鳳
|
2000年
|
|
王士偉
|
4400-5200
|
7500-7600
|
許民陽
|
2000-4000
|
陸地砂丘地下6180±40~5160±40 年
潮間帶6240±50 至2350±50
|
|
|
|
|
北海岸
|
觀音
|
|
6000
|
珊瑚礁多
|
的全新世為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後的氣候溫暖時期,海水面也較現今高2
|
|
4000-2000
|
珊瑚礁多
|
可能由於環境的變遷,珊瑚礁漸被藻礁代替,只局部夾於藻礁間生長
|
|
2000
|
珊瑚與珊瑚藻穩定生長中
|
海退,海岸的漂沙增多,珊瑚礁及藻礁停止生長其上堆積灘沙及沙丘堆積層,陸地也向外延伸。
|
|
|
|
|
|
野柳港
從一些老照片和用珊瑚建構而成的房子,可以知道野柳岬角在以前的岸邊,長滿許多的珊瑚礁。
金山中角跳石的沿海
這裡幾乎沒有潮間帶,從每年的冬天開始沿岸石頭會長滿無節珊瑚藻,剛開始的顏色是棗紅色之後變成粉紅色,最後到5月左右會變成白色然後脫落,這是典型的藻礁形成過程,而因為各種不明原因這些無節珊瑚藻會自動脫落,因此年復一年的生長-脫落-生長-脫落,就變成這裡的特殊景觀。
核一廠進水口兩側:
這裡可以看到零星的咾咕生長在潮間帶之間,目前沒辦法確認是崩潰中或者是生長中的狀態。
時間
|
地點
|
低潮
|
|
|
|
番社后
|
1700
|
珊瑚藻開始鈣化,綠色藻類出現,無節珊瑚藻不變。
|
|
|
玉堂
|
|
僅剩石花、團扇藻,小珊瑚藻鈣化明顯,無節珊瑚藻生長旺盛。
|
|
|
|
|
|
|
(九)咾咕功能
(一)保護海岸線
從現有的觀察藻礁被挖掘的深度大約是60到90公分,以三芝沿海平均的潮差在190公分左右,因此如果這些藻礁沒有破壞,在颱風期間海水衝擊海岸的衝擊力就會減少了3分之一左右,這對海岸線來講是產生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
目前三芝海岸線後退最嚴重的地區是大坑溪出口的左側和八仙宮後面的海岸線這兩個地區也是藻礁被挖掘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二)潮間帶生物
石花菜是咾咕最明顯的經濟作物,當然還有許多的蝦貝類可以採拾。而潮間帶的寬廣的潮間帶充足的石塊,在沿海地區建造了許多的石滬,這些石滬所生產的魚貨自然也是經濟來源之一。每年咾咕會生長出許多的海藻,這些海藻是許多小魚的食物,又因為咾咕本多本身是不規則形狀生長,可以提供許多小魚躲藏的地方。
(三)沿海漁業
當然在生物鏈上來講,這也相對的提供底層生物生長的地方,所以藻礁的存在對近海漁業有相當大的幫助。
(十)地球科學與咾咕自然垮礁的速度
咾咕除了外力破壞之外,另外一方面就是自然崩解。當生物礁死亡或者是停止生長的時候,事實上就已經開始進入垮礁的狀況。根據生物礁的特性藻礁礁體本身的結構會比珊瑚礁的強度差很多,珊瑚礁體的結構強,崩解時間會久一點。現在想知道的是自然垮礁的速度有多快,根據北海岸現有的地貌中,哪裡可以找到冰河時期結束後的咾咕遺跡?可以想的到的最大的原因是有沒有被護,可以保護礁體的是甚麼?還是被保存在某個地方?在北海岸可以觀察的是黑齒牡蠣,可以生長在礁體的表面,牡蠣的殼結構很硬,保護礁體表面沒問題,可是礁體內部的垮礁運動還是會持續進行,另一方面覆蓋的面積實在太少了,起不了作用。
咾咕的形成有一個基本的條件,那就是只生長在低潮線以下,所以我們只要找到低潮線以上的咾咕,這樣子就可以知道我們得地殼抬升了多少,當然這不是一種很精確的計算方法,不過概略可以知道地殼抬升的速度。
條件一、6000年前海平面的高度和現在一樣
條件二、生物礁只存活在低潮線以下
條件三、潮汐、溫度以中央氣象局麟山鼻站做基準
條件四、找到高出高潮線的生物礁在哪裡?
(十一)環境教育
根據台灣地質公園網路的資料;提到臺灣每一個區域、縣市或鄉鎮市,都可以試著找出具有獨特性、代表性、特殊性的地質、地形景點,配合國土綜合發展計畫、各縣市綜合發展計畫的規劃,發展代表地方的地質公園。基於這種企圖心,把咾咕做為北海岸濱海地質環境教育的主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能夠配合不同的地區地質、生態特色以及文化背景就更豐富了。三芝和石門大致上可以規劃為三個地質環境教育區,第一牛車寮。第二麟山鼻。第三富貴角。在這裡就簡單地把這三個地區可以作為地質環境教育的主題內涵寫下來,至於詳細的規劃應該是另外再敘述。
一、牛車寮地質環境教育場域:咾咕、安山岩、打石場、沙崙湖沙丘生態、史前遺址、海洋漂流物、鐵沙、海洋生物、潮間帶生物等。
二、麟山鼻地質環境教育場域:咾咕、安山岩、風稜石、沙丘生態、地殼變動觀察點、中華民國領土地標、地名文化、海洋漂流物、鐵沙、海洋生物、牽罟等。
三、富貴角地質環境教育場域:咾咕、港口、燈塔、風稜石、石漕、沙丘、番社遺址、地名文化、海洋漂流物、鐵沙、海洋生物、捕漁文化等、牽罟。
(十二)結語
咾咕危機 咾咕的消失
自然狀況下,咾咕的消失和地殼隆起有相當大的關係;造礁生物必須長時間在水裡才能生存,當暴露的在空氣中過長時造礁就停止,北海岸地殼隆起和海平面的高低都起是造成礁體離開水裡的主因,除此之外東北季風、海浪甚至於人類的活動都是造礁停止後造成咾咕消失的原因,而隆起的速度直接影響到礁體的殘留有多少。另外黑齒牡蠣的生長也有關聯,雖然說咾咕生長受限,牡蠣卻可以生長在最上層,堅硬綿密的外殼,比原有礁體更能抵擋陽光、海浪的侵蝕。
造礁主體以珊瑚最為堅固,如果氣候適宜、水質等各方面條件都具備礁體最為堅固。
在三芝對咾咕造成最大的破壞是燒石灰工業,石灰在光復後到五十年代是建築上重要的材料,藻礁組成以碳酸鈣為主,經高溫燒過之就是石灰了。整個海岸線的藻礁在七十年初才停止挖掘,不過另一個行為就永無止盡了,「抓海蟲」和「抓咬水(猴水)」。海蟲是釣魚用的高級魚餌,偏偏又喜歡生長在咾咕裡面,在高利潤的驅使下,變成沿海居民的專業技術,剛開始是用藥驅使海蟲爬出來,後來禁止使用毒藥,改用挖掘所以說禁不勝禁。咬水(猴水)則是用石灰水,因為強鹼會讓咬水爬出來。另外還有少數人為方便捕魚,挖掘咾咕作陷阱捕漁。
最後想到的是或許除了製作成檔案上課之外,如何運用各種資料當成在的環境教育的基礎,對咾咕來說這才是生命最後的目的。
資料引用出處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劉靜榆「揭開藻礁的神秘面紗桃園觀音藻礁海岸之危機與轉機」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作者:黃淑芳 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7820&ctNode=40&mp=1
張睿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專任助理教授)
許民揚教授-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戴昌鳳-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行政院農委會https://kmweb.coa.gov.tw/subject/subject.php?id=29880
石灰藻在珊瑚礁中造礁的腳色 施習德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研究所
台灣地質公園網路的資料http://140.112.64.54:88/zh_tw/TCG02/Into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