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石門地形

認識三芝--石門地形
石門氣候




石門區位在大屯火山群竹子山的北麓,背山面海,地勢由南向北逐漸降低,且呈階狀台地向海洋方向緩降,整體形勢如同扇狀,以竹子山為頂點北向海洋展開。河川呈放射狀切割地表,一山一溪,稜谷相間井然有序的地形景觀,在全省各鄉鎮中獨樹一格。
由於受火山作用的影響,全鄉南側山高谷深,多瀑布峽谷地形,尤其是老梅溪與阿里磅溪的上游,目前已規劃入陽明山國家公園。北部濱海地區,海岸線長達13.8公里,因受大屯火山噴發與溶岩流影響,全部屬於火山岩海岸,經過漫長歲月海水的侵蝕、切割,堅硬的岩石露出海面,形成兩個明顯的岬角麟山鼻與富貴角,岬角之間形成海灣白沙灣,臨近海平面的岩層,受海水的侵蝕逐漸凹陷、挖穿,形成海蝕拱門石門,其他如風稜石、跳石等都是海岸地區特殊地形,目前也已規劃入北海岸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因此,火山地形與海岸地形是石門區自然景觀的兩大特色。
石門鄉在台海地形分區,全境都劃分在大屯火山地形,但可將石門鄉地形再細分成五類,分別是海岸、海岸低地、谷地、台地、山地等。

地形之敘述

.



石門區地形特色
地形類別
分佈
概述
海岸
岬角
富貴角、麟山鼻
源自竹子山的熔岩流、形成於七十萬年前。
岬灣
白沙灣
白沙灣台二線23公里處,知名的海水浴場
海岸沙丘

主要位置集中於富貴角與麟山鼻之間的白沙灣地區和老梅溪口一帶
呈帶狀分佈,砂灘在濱線以上地帶多砂丘景觀
風稜石
石門鄉海岸地帶最外側,自麟山鼻、富貴角、老梅溪口,成一細長帶狀
麟山鼻至富貴角之間主要是風稜石分佈地區,屬於兩輝安山岩。因風力、波浪的風化形成特有石頭。石塊稜線受龜裂時的因本身節理而形成。
藻礁

崁仔腳、白沙灣、尖仔鹿
面積不大,相當珍貴的資源
礫石

而老梅溪口以東、尖仔鹿到跳石
礫石呈圓形,稱「跳石海岸」
海岸低地
老梅村公地、崩山口,下員坑、崁子腳、石門、草里等
位在礫灘、砂灘後方,因離水較久,都在高潮線以上,地形平緩,或接谷地或緊依崖腳,由沖積物或崩落土石組成。
谷地
在各溪流的谷底和下游,老梅溪、阿里磅溪、石門溪等谷地都是
谷地向海緩降,地勢平緩低下,水源充裕,組成物質都是各河川上游搬運堆積的沖積物
台地
熔岩-源自竹子山的熔岩
老梅溪以西
岩流源自竹子山形呈階梯式地形有二坪頂、橫山、八甲等平坦面。
分佈於離海岸線4公里的距離內,海拔200公尺至50公尺不等,成階梯狀關係台地一般而言不完全平坦,受水流侵蝕而有少許起伏,但大體說來,是屬於同一地形單元。本平坦面大多是風化紅土面,夾有薄層圓礫。
火山噴發岩石,海蝕平坦面的殘餘。
老梅溪以東
海階地形

崖地
全域海岸到金山跳石之間。
台地臨海的崖地海拔150公尺至50公尺不等,崖角度最陡可達80-90度,為本地區特殊地形。
山地
包括海拔200公尺以上山地及稜線、坡度陡峭,多崖壁。
稜線和水系主要呈一稜一谷相間排列,組成多屬中性火成岩類。除林地外,谷坡都闢成梯田。
參考-石門鄉志

海岸礫灘、沙灘、藻礁為主。岬角、岬灣、風稜石、石門洞、跳石海岸
本區高度在0-20公尺地區有3.42平方公里,占全區面積百分之6.51均分布在海岸全長16.39公里,寬約150公尺以內,只有在河川出口處比較寬廣。
藻礁
藻礁俗稱「咾咕」,以前是建築上用的石灰就是由咾咕燒的。在石門因為地形的關係,成不連續的分布,從大坑溪口、崁仔腳、老梅、石門洞、尖仔鹿可看到小區域的分布。目前台灣的藻礁海岸主要分布於桃園大園至觀音及北海岸三芝至石門一帶,根據國立科學博物館研究員王士偉博士的定年分析,觀音藻礁建構的時間約在7500-7600年前左右,北海岸的藻礁形成時間較短,約4400-5200年。但都顯示早在先民渡海來台之前,由珊瑚藻所形成的藻礁,便已開始見證台灣西部海岸變遷的歷史。

沙灘與沙丘
形成原因有(1)充分的沙源供給。(2)須產生足以攜帶沙粒的營力。(3)要有安定且坡緩的濱面。(4)合適且足夠的堆積空間。另外,如:植被、潮汐、風向、沿岸流、降水量以及人為作用,也同樣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張政亮,1992)。
消失原因以政府的防風林政策影響最大,原本在麟山鼻到大坑溪口長約1公里,寬150公尺的沙丘在民國七十年代就因造林而消失了。現在的崁仔腳別墅區早年有沙丘則是在民國50-60年代因挖取鐵砂礦而消失的。


沙灘

主要分布在石門洞向南至金山跳石之間,地質上除了少部分露出的沈積岩基盤外,大部分由火山碎屑岩構成,膠結緻密,經海蝕後構成陡峻的海蝕崖。在日治時期,公路未闢建之前,火山碎屑岩(集塊岩)中的安山岩塊因崩落而遍佈海岸,經此地時常跳石堆而過,故有「跳石海岸」的名稱。
岬角--麟山鼻與富貴角
台灣北部海岸岬角可依其型態特徵分為四個類型:
鈍緩形2.尖陡形3.圓短形4.狹長形
麟山鼻與富貴角屬第一類形。影響岬角型態的因素涵蓋地質構造及營力兩要項,麟山鼻與富貴角為竹子山火山岩流所形成,屬於兩輝安山岩,其抗蝕強度大,不易被侵蝕,岬角至今仍為鈍狀型態,麟山鼻岬角基底兩側屬於全新世紀堆層,西側為沙,礫石,及黏土所組成,東側為砂丘沙,抗蝕強度弱所以在差別侵蝕之下行成岬灣地形。至於海岸侵蝕則以風、波浪、潮汐及海流的影響。然最具影響的還是人為因素包含挖掘與人工建物。





麟山鼻岬角
麟山鼻岬角為70-80萬年前,大屯火山區的竹子火山大規模噴發時,大量的安山岩質熔岩流向北流動的末端形成的岬角,因此在海邊可以看到一堆堆的安山岩體,其上有許多岩漿冷卻收縮形成的「收縮節理」,在局部地方還可以看到板狀的「解壓節理」,海邊局部地方還可以看到火山碎屑堆積而成的火山集塊岩,可見當時火山噴發的威力,此外熔岩流動時產生的「包裹體」現象也常可見到。
麟山鼻岬角東側海灣有柔細的沙灘,沙礫中夾雜著許多安山岩風化後殘留的磁鐵礦砂,常在波浪淘洗過後成為黑黑的一層,這些灘沙被強烈東北季風吹送後,也在沙灘內側堆積成顯著的沙丘地形。麟山鼻西側是則陡峭岩壁。
(北海岸的地景教學資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許民陽)

富貴角岬角
富貴角岬角在地理位置上為台灣本島的最北端,形成原因與前述麟山鼻相同,在靠富貴角的東側,除了內陸有沙丘堆積外,有蜿蜒的海蝕溝發育,石槽形成原因,是大屯火山爆發的火山礁岩,由於地殼逐漸隆升,經過海浪侵蝕留下堅硬部分,長約百餘公尺,縱深約20-30公尺的一片石槽,春天時灘岩上長滿了石蓴,變成綠色的一片,十分美麗。
富貴角最獨特的景觀為風稜石地形,大部分的風稜石為安山岩順沿節理裂開後,再受強風(主要為東北季風),挾帶海邊的沙礫雕磨而成,和麟山鼻為本島海岸風稜石最密集的地方。

(北海岸的地景教學資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許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