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生活美學在三芝

認識三芝---生活美學在三芝
    三芝自從民國八十年開始,有許多藝術家陸續的遷入三芝,到現在為止約有兩百位從事藝術創作者居住在此,以三芝兩萬人口來算,所佔的比例相當的高。有這麼多藝術創作者在三芝,居民彼此之間的互動,對三芝的人文氣息,美學的提升,應該是有絕對的加分效果,這些都是我們三芝所擁有的特殊資源。

    如果說在我們的生活裡面,身心可以感受到的任時事物,都是可以作為欣賞的對象,而和這些事物的接觸時,可以獲得歡心之心情,這就是「生活中對美的感受」。所以有人說「生活」是欣賞「美感」的素材;而「美感」是讓「生活」感受快樂的成份。有哲人說過...生活裡不是缺少美感的事物..而是我們缺少發現美感的眼睛,和體驗美感的心。「美,或許不在劇院,不在音樂廳,不在畫廊;美就在我們生活中。」美學大師蔣勳提出,生活美學不一定要離開家、不一定要每天匆忙地去趕各種藝術的集會。蔣勳也鼓勵只要我們大家放慢生活的步調,在快與慢之間尋求平衡,「因為美,應該是一種心境的優閒與從容」。

    如何體會生活中的「美」,首先要學習如何發現「美的存在」,而先決條件是要具有「心美看什麼都美」之心。倘若一個人終日沉浸於煩惱之中,所見、所聽的外在事物,都是負面訊息其心情肯定不好!反之,心存要發現美的事物之存在,當然會先使自己的心情輕鬆,面帶笑容,所見凡事凡物皆有可愛之處,這樣的生活,帶來喜樂之心,充滿希望與樂觀,自然也隨處可見「美的存在」了。

  漢寶德認為,去美術館欣賞米勒的畫作,或到兩廳院觀賞維也納愛樂的演出, 都不屬於「生活美學」的範疇,那是已經懂得藝術的人去消磨時間的地方,並不是一般大眾真正生活中必須從事的活動。「我說的生活美學,是食衣住行、城市景觀、居家佈置等日常生活中所應具備的美感。」。
   公共空間其實是體驗生活美學的最佳地方,因此在三芝除了藝術家可以帶來藝術與創作的作品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公共建築與公共藝術,當然廟宇、老宅等都是可以欣賞的對象,不過限於篇幅不在此討論。這裡所舉的例子有雙連安養院的「教堂」,錫板「消失的祕境飛碟屋」,三芝國中的「馬賽克壁畫鍾靈毓秀」,三芝候車亭的「親密關係」,淡金路口的「三芝入口意象裝置藝術」等。

    「雙連安養院的教堂」:雙連安養院位在淡金公路的「後厝」,長老教會經營。傳統上對教堂的印象是停留在尖塔式建築,不管是歐洲或台灣的風格都非常的接近,所以只要是天主教或基督教都算是同一類型。雖然我的啟蒙教育是天主教附屬幼稚園,我們三芝人對天主教的教堂習慣稱呼是天主堂,但是我小時候還是分不清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差別,唯一共同的特色是被稱作麵粉教。日前和友人去雙連安養院,看到新建的教堂果,然是很特殊的一間教堂,從建築物的外觀來看,整個北海岸無出其右,因為我不認識這位建築師,也無從介紹整個建築的設計理念,可以確定的是這將是三芝未來的建築地標。
整棟建築的特色是,中間直立牆為中心點,從弧度的牆面轉換成弧形屋頂一氣呵成,加上層次感的採光玻璃,乾淨俐落。直立牆上的十字架和以十字架為造型的鐘塔,直接顯露出信仰的精神所在。
    「消失的祕境飛碟屋」:這指的是2009年被拆掉的廢墟-飛碟屋,在台北縣政府宣佈要拆飛碟屋之後,就會發現許多人看到媒體報導要拆除之後,趕著拍一些紀念,當然我也不例外。裡面除了參觀的人之外,最多的是把廢墟當作背景,顯現出另一種神秘、詭譎、頹廢的氣氛。一個由建築師或藝術家,竭盡心力所創作嶄新的建築作品,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或複製,反而是經由大自然洗禮後的廢墟,所見到的不只是裡面的裏面的氛圍,更多的是建築物的消與自然的長,在靜與動之間尋求另一種協調。
記的不久前縣政府還召集三芝地區的藝術家,連開好幾場座談會。不管是軟體的提升居民美學水平,或是替藝術家開創另一個窗口,甚至於硬體的閒置空間再利用等等,不可否認是很認真的在做事。雖然我不太同意,有位朋友說的,這是砸錢藝術。事實上如果只是因為是廢墟有礙觀瞻,就要拆掉飛碟屋,大可不必。因為如果不是媒體網路的誇大報導,根本沒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
不久前,聯合報有一篇報導「2012奧運文化倫敦以小博大」,提到同樣是古都,相對於北京對老胡同的「拆」字訣,倫敦正好相反「設計城市」的觀念,如同哈利波特的魔棒一點,化腐朽為神奇。設計城市其實就是台灣習稱的「文化創意產業」,飛碟屋是瘤還是文化創意產業,一念之間而已。

    三芝的「馬賽克壁畫」:三芝國中的後操場側門旁有兩間宿舍,看似其貌不揚,不過宿舍的另一邊外牆,有一幅三芝最大的馬賽克壁畫提名「鍾靈毓秀」,這是由胡復金先生所做的。作品呈現之肌理、線條、明暗、律動等效果,積雪的尖山像極了小觀音山,火紅的楓葉,讓操場旁邊的那排楓樹,即使是夏天也染上深秋的氣息。另一幅馬賽克壁畫,則是在三芝鄉公所前福成社區活動中心的外牆,標題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內容簡單,但是具有時代意義的政治口號,這已經是非常罕見的壁畫了。還有一件蔣總統的銅像,在台灣的許多鄉鎮裏已經很少見,所以說是相當珍貴的作品。

    三芝風味車站的「親密關係」:位於三芝國中門口,作者是本地藝術家陳明輝先生,按原意是說「作品代表人與人的共存共生,相互扶持傳達淳樸鄉村人民之特色。」。因此用兩支代表男人與女人的鞋子,緊密的靠在一起,象徵兩性關係之密切,這件作品放在候車站旁,造型和周遭的環境相配合的很好。此外這也是整個北海岸地區最具特色的候車站,站牌、廊狀候車亭、藝術作品、茄冬樹形成一特別之風味車站。

    淡金路口的裝置藝術:這是2008年鄉公所做的,本來是用四隻天鵝,建構成「芝」,剛開始還很多人看不出是個「芝」字,算是相當有創意的作品,可惜後來鄉公所居然又加了一個「三」,硬生生的把可以會心一笑的創意變成看板。看不懂可以問人家,但不能抹殺原創者的構思,這是最起碼的尊重。
這塊地位於新舊淡金路的叉路口,原本是選舉時兵家必爭之地,後來鄉公所整理之後做為三芝的入口意象。

   根德水車園區的「綻放」:這也是陳明輝先生2005年的作品。原意是採花的造型含苞待放,喻三芝如待開發的,三個柱體可直接聯想成三芝,中間方形採自體發光誠如熱誠的心,接納四方。不過這件作品原先是放在11號橋(北勢橋)旁,這位置很好進入三芝,第一眼看到海的地方。可惜還是一樣被當作看板使用,標題是「淺水灣」,去年再被遷到根徳水車園區標題改成「根德水車園區」。

橫山國小的「陶版壁畫」:這是小朋友上陶藝課的完成作品,三芝的橫山國小、興華國小都可見到大型的陶版壁畫,這是集體創作,但也是集體回憶,數年之後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回來找尋自己兒時的記憶。由於是小朋友的作品,每個小單位充滿兒童的真、善、美加上陶土質淳、豐厚的土地歸屬感,歷經百年之後仍不改其純真之心。至於興華國小的陶藝作品則是用海洋生物做為創作主題,精緻度與技巧性難度都相當高,應該不是小朋友的作品。

三芝國小的「有志者事竟成」:這是1999年由獅子會請蔡德東做的,整件作品的材質是玻璃纖維。在十年前用這種材質的作品,是不被當作藝術類的,只能說是工藝作品,不過我還是認為是具有相當的水平。這是反映出民國五十年代,鄉下小朋友的生活型態,檢柴、割草、看牛是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至於讀書的時間可能就要被犧牲掉了,記得以前如果沒來上課,最多的理由是要幫忙作田裡的工作。至於球鞋,則是上課時老師要檢查,又怕穿壞,只好打赤腳走路上學,在校門口的水溝洗腳再進學校。蔡德東的作品人物表情誇張,逗趣的卡通造型,讓人會心微笑。不過他的作品喜歡用黑色,所以對鄉下人而言,似乎不是很受歡迎。

三芝的「公廁:記得有人說,要看一個地方的生活水平,只要去看當地的公共廁所就知道了。在三芝有兩間相當有造型的公共廁所,淺水灣和三板橋。淺水灣停車場旁,應該算是給遊客沖洗用的建築,造型特殊兼具兩者功能。至於三板橋的公廁則是一絕,我無法形容的是,在這麼偏僻的地方蓋一棟豪華型公廁,還真是引人側目。


說真的在三芝其他地方,還有許多相當不錯建築或公共藝術,只是我們很少去注意到而已,以上所舉例子只是讓大家知道這裡有這些值得去觀賞、欣賞的地方。其實也沒有人知道,看完三芝的現有美學上的相關地方,是不是真的會有一點點在美學體驗上的改變。不過總是如漢寶德先生所說的「嘗試用一個陶製品開始」就算是進入生活美學的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