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芝-八里的清末砲陣地群-「挖子尾砲臺」、「地營砲臺-渡船頭」
「挖子尾砲臺」,出自《南北洋砲臺圖說》,可是一直沒有詳細位置圖。最後在淡水港水路圖(1895) 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tamsui.aspx才確定位置。
至於「地營砲臺-渡船頭」在1978年的航照圖的相對位置,還可以看到類似的建築框線?看起來好像是池塘,現在只祈禱有一位耆老,可以清楚地記得40年前的事了。
自清法戰爭結束後淡水河口八里側的防禦設施,興建一系列的砲陣地群。把位置和射界標示在現在的地圖,發現還真的很精采。應該是根據《防海新論》的理論,加上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全島海防陣地修建,因此八里的砲臺,選址、建造應該都和他有關。
除了「挖子尾砲臺」,出自《南北洋砲臺圖說》之外。餘均出自光緒18年(1892)《淡水縣輿圖》。
「觀音山砲臺-牛寮埔」、「地營砲臺-渡船頭」、「砲臺-下罟子紅水仙溪」、「挖子尾砲臺」。
「營房-米倉」
「關渡砲臺-土地公鼻」
「滬尾炮臺-北門鎖鑰、保固東瀛(海巡)」
地營炮臺
地營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