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菁礐之鄉



最近幾年常常看到在三峽以藍染作為發展地方文化產業的最大賣點,藉以吸引觀光人潮。卻沒有人知道,在三芝的山上,仍然默默保存著在百年前和藍染息息相關的遺址「菁礐」。菁;又稱大青,俗稱馬藍,是一種盛產於台灣北部山區陰溼環境中的植物,它的葉片大者如巴掌,葉中含有大量靛質,能提煉大量的藍靛色素,故民間至今仍多以「大青」稱之,此為十八世紀引進台灣的一種經濟作物。也有稱它為「青仔」者,不過這不是俗稱的「檳榔樹」。礐音「ㄑㄩㄝˋ」台語音與「學」同,「穴」的意思。
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不知道,在清咸豐年間,台灣的藍靛染料,曾高居第三位外銷品。西元一八六年台灣開港後,台灣產業受到國際貿易需求的影響,也隨著不斷的調整以迎合需求,大青和茶葉就是當時的主要輸出品。
在一張同治九年(西元1870)的契約書中,就提到有佃戶在今內柑宅「栽茶種菁及地瓜」,可見當時生產藍靛之盛況。另外我們知道「三板橋」也大約在同時興建,可見得「三板橋」的興建,似乎不只是單為方便茶葉的運輸,同時也便利了藍靛的輸出。
大菁之栽種
栽種大菁的土地原本多為茅草雜木茂盛的山地,將地整平後,前一、二年栽
種甘藷,而後插植大菁,通常一株大菁在收穫二至三年後就被放棄。
以一年的栽種流程來說,11 12 月間整地,使用「菁掘」掘出插孔而植菁,
除每年進行除草之外,通常不施肥,僅將藍的製造渣放在植株根部。第一期的收
穫在78 月間,第二期為12 月至翌年1 月,但部分地區只有第一期的收穫。
菁礐
目前在三芝所發現的菁礐共有四處;桶湖溪、木屐寮溪和內柑宅溪、二坪頂。因為製藍需要大量的水,且大菁喜在陰濕環境下生長,故都分佈在海拔500公尺以上的溪邊。菁礐有方有圓,圓形為浸泡池,方形為沉澱池。
內柑宅溪---菁礐的浸泡池為圓形,深度不詳、直徑約為3.3公尺,現存有三池(可能有一池已遭泥土淹沒),下方池為方形攪拌沈澱池,長約4公尺、寬2-3公尺、深1.5公尺,最大的特色為留有排水孔,間隔約3寸,其目的為排掉已經沈澱的清水,最下面有一大孔應為排藍泥用。百年前,先民在用這個菁礐池時,浸泡池與溪流之間圳道較大,以便引水到池裡;浸泡池與沈澱池之間皆留有小溝。另外在菁礐旁邊一定建工寮。
桶湖--菁礐因地形的關係,有兩組菁礐。上組菁礐靠近水源,旁邊還有一座木炭窯。上組菁礐雖然被泥土淹沒,尚可看出浸泡池為圓形,深度不詳,可能有1公尺、直徑約為2.8-3公尺有4池,沈澱池長5公尺、寬3.5公尺、深1.8公尺,中間留有水溝。下組菁礐靠近古道旁,雖然也被泥土淹沒,但較不嚴重,尚可看出浸泡池為圓形,深度不詳,可能有1公尺、直徑約為3.5公尺也有4池,沈澱池長4.2公尺、寬3.5公尺、深2公尺,中間水溝清楚可見。桶湖菁礐的工寮在下組沉澱池旁邊,尚保存完整。
木屐寮溪--菁礐的浸泡池為圓形,深度不詳、直徑約為3公尺,厚度15公分為碎石子混合石灰材質,現存有二池(可能有一池已遭泥土淹沒),下方有一方形攪拌沈澱池,長約1.8公尺、寬1.3公尺,深度不詳,最大的特色為留有交叉排水孔,間隔約10公分,另有一圓形攪拌池,直徑2.1公尺。附近有工寮遺跡
二坪頂—菁礐位於老梅溪上游,已發現有三處菁礐。第一處位於圳頭50公尺下方溪邊,有八個浸泡池四個沉澱池,這是已發現菁礐之中規模最大的一處,最大的浸泡池直徑有3.40公尺,沉澱池可見兩個間距5寸的排水孔,沿著溪邊而建做成圓弧形的外觀非常漂亮,沉澱池最寬達四公尺。沿著溪往下行約50公尺為第二菁礐有兩個沉澱池,浸泡池有四個已被沖毀,還有一處工寮遺址。在浸炮池上方有一條山路非常明顯應該是當年挑藍泥的古道。沿著古道前行約100公尺,有一條陵線上方約30公尺有兩個沉澱池和四個浸泡池,這是最特殊的一處菁礐,在所有已經發現的菁礐都是位於溪邊,唯有這一處是靠上方的圳水來浸泡大菁。



                                   小雞籠文史工作室---周正義   陳文彬

藍靛的製作
三芝地區所種的大菁一年收二次,第一次在六、七月間,第二次在十、十二月間。在清晨露水尚未乾涸之前,割取大菁(馬藍)生葉,即放入於菁礐池中。因為若不立即放在水中,大菁葉會很快萎凋成黑色,就無法溶出靛苷,因此製藍多採取就近在小溪溝邊設置礐池,方便將採收的大菁生葉放入池中,並就近引山泉溪水入池浸泡,使其溶出水溶性靛苷,浸泡二至四天之後,再撈出腐葉,放入適量的生石灰,並快速攪拌。先民攪拌的方式大概是二人圍著菁礐對立,或是單獨一人持一根竹製攪拌器,雙手不停攪動,同時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繞著菁礐走動。務使靛苷能適度的發酵,並使石灰中鈣離子能吸附懸浮的靛素,經靜置後讓靛藍沉澱與水分離,經過約一天的靜置,將沈澱池的排水口打開,再排除上層液體,即得沉澱之藍泥。最後的工作便是自菁礐中取出藍泥,裝入竹簍中。[1]
在內柑宅菁礐的沉澱池中,可以看到九個直徑約1寸的排水口,最下面的四孔間距有2.5寸,上面五個孔的間距為3寸,可以發現沉澱到最後要排的水就越來越少。池的最底部還留有一個約五吋的排水孔,可能是即使沉澱後的藍靛,含水量仍然很高,還需要另一個除去水分的步驟,至於是自然蒸發水分,或者是用布過濾,就像製作豆腐的過程一樣,那就不得而知了。
藍染的步驟
建藍:藍靛置入大桶→倒入鹼液,攪拌→添加葡萄糖、米酒或清酒等營養劑,攪拌→準備染布
菁礐的發現
早在清朝乾隆時代,就已經有漢人陸續的進入桶湖溪(大屯溪上游)、木屐寮溪和內柑宅溪、茄冬坑溪(這三條溪為八連溪的上游)開墾,由於地勢較高,不利於開墾成田,因此栽茶種菁及地瓜是這些地區的重要農作。根據資料顯示,從西元1850年至1905年之間半個世紀是台灣藍靛的鼎盛時期,據統計1880年全島栽植山藍面積達三千甲。然而隨著人工染料的發現,以及種植茶葉可以獲得較高利潤等因素,大部分的菁園改種茶葉,製藍業也漸漸的走入歷史了。我們不清楚,這些先民從何時開始就陸續的遷離,可以確定的是民國七十年代左右,就已經沒有人住在這些山區,也無法統計當時山區住了多少人,但從發現的部落遺址的地點和數量,知道凡可以利用的土地都有人住。其中最大的遺址佔地約3-4百坪,遺址依山而建,分成三層,通路留中間,房屋蓋兩邊,最下一層的駁坎高三公尺,長約一百公尺,整個遺址全部用石頭建成,可惜的是由於屋主早已搬走,已經無法再深入的調查。
                                   小雞籠文史工作室---周正義   陳文彬
在山區這些先人所遺留下來的遺跡,除了住家的遺址之外,另外就是菁礐。得知三芝有菁礐,是在三板橋做田野調查時由張忠治先生告知,那也是三年前的事了。第一次造訪菁礐是在今年的七月,當時一個人獨自走桶湖溪,有兩個目的,一是尋找菁礐,另外就是傳說中挖金礦的礦坑遺址「金仔空」。隨後在八月時從網站得知內柑宅溪也有菁礐,使得我精神一振,在十月和從事植物染的好友陳宏彬一同上山,當然如願以償的找到大屯山區最完整的菁礐。而且被整理得非常乾淨,我猜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人整理的,因為聽說在大屯自然公園最近也做了一座菁礐供人參觀。
另外木屐寮溪菁礐的發現確實有點偶然,那也是在十月份我去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借閱有關三芝地區的古文書時,發現在同治年間就有人在內柑宅山區種植大菁。這使得我重新思索,菁礐既然出現在桶湖、內柑宅。那麼在茄冬坑(五腳松的上游)和木屐寮溪應該也有菁礐的存在。後來和陳宏彬再走一次茄冬坑,沒有收穫,據研判遺址可能已被開成產業道路,當時有點失望。可是沒想到真正的收穫卻是在木屐寮溪,一星期後造訪木屐寮溪,才發現這條古道不怎麼好走,因為古道的前段還有路痕可走,後段卻完全是沿溪而上,不只是披荊斬棘,甚且還要連拉帶爬的往上前進!
然而當我爬上一座石頭堆時,映在我眼前的是個圓形的池子,我直覺的告訴陳宏彬找到了。經過一番搜尋終於確定,這一組菁礐有一個沉澱池,三個浸泡池。後來在菁礐的上方又發現一間石板疊成的土地公廟,這也是三芝地區編號100號的土地公廟。一座塵封百年的菁礐,却打開了一段消失的歷史,一座座菁礐的發現,代表著三芝曾經有過輝煌的外銷產業。一間傾頹的土地公廟,記載著先民開墾的歷史,只是這段歷史有待更進一步的發覺和整理。
補充
另外,明治 36 年(1903)日本勸業博覽會中所設「台灣館」,藍染產業為展覽項目之一,據載,若以日本國內的方法製藍,可得品質極為精純之藍靛而頗受好評,被認為前途有望,14但日後的發展顯然不如預期。由德國研發成功的人造染料,十九世紀末已成功地在中國和日本推展開來,15注定了天然藍靛已難挽頹勢。


參考資料
中國紡織史話/明文書局/1982
平溪地方經濟之歷史考察/蕭景文/2002














                                   小雞籠文史工作室---周正義   陳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