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護宮
據當地耆老相傳,在慈護宮創建之前,遠在清初已經有小祠祭祀媽祖,位置大致在慈護宮後方的中山堂右側山邊。無獨有偶;清嘉慶年間,有尊媽祖(金面)漂流海上擱淺於野柳岬角岩洞,今尊稱為「媽祖洞」被當地漁民發現,在岩洞就地奉祀。據說此後來此祭拜之漁民,常能化險為夷,平安渡危,且漁獲屢屢豐收;本來漁民欲要在野柳附近海邊建廟;經媽祖托夢指示;要立廟於金包里街。經本地仕珅黃士進捐獻山林土地作為廟地;居民一起籌募緣金創建廟基;嘉慶十四年廟殿竣成命名(天后宮)將小祠媽祖神尊共同迎到宮內奉祀,神尊為「大媽」,而野柳迎奉的媽祖敬稱為「二媽」。之後因為香火鼎盛,更名為「慈護宮」。
又據--金山萬里庄誌--建於道光二十年
又據--金山萬里庄誌--建於道光二十年
同治6年淡北發生大地震,廟宇面臨倒塌,一直到同治12年才重建,回復到剛開始的規模。光緒27年增建前殿、東西廊以及整修後殿,結合全金包里當地的力量:由下庄地區民眾負擔建設左廊的工作;中庄民眾負擔前殿部分;頂庄民眾負擔右廊的工作。
民國24年,金山庄役場發起募建工作;修建成為【閩南式】宮殿;民國65年再將兩廊修建為鐘鼓稱,民國70年10月成立法人體制「財團法人臺灣省台北縣金包里慈護宮」;民國76年興建聖母大樓。
寄件者 2013台二線萬金石 |
【祀神】
金山慈護宮除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外,兼祀孔子、關帝君、水仙尊王、神農大帝、福德正神、開彰聖王、三官大帝、李卿及佛祖。
寄件者 2013台二線萬金石 |
金包里慈護宮擁有悠久的歷史,不僅香火鼎盛,也是地方上的信仰中心,廟內三川殿的兩根龍柱,生動如生矗立在兩側,是同治12年 所留下來之古文物;廟內前殿大部分則是在日治昭和10年(1935) 所改建而成的,當中匾額「海天贊化」是由同治時舉人張書紳所贈,除此之外,廟中還保留有清同治13年(1873)年間所製作的香爐,正面雕刻著福祿壽三仙形象,成為廟中重要文物。 又如手持元寶的千里眼、順風耳。
除了文物具有悠久的歷史之外,每年農曆4月16日 ,二媽、大媽與姊妹宮媽祖陪同下,共同返回野柳「媽祖洞」接受善男信眾的朝拜,俗稱為「媽祖做客」,許多信眾都會一同前往,成為地方上一大盛事。
寄件者 2013台二線萬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