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2013-08-13三芝鄉政經與族群文化的中心(埔頭埔坪)

三芝鄉政經與族群文化的中心
簡介
埔坪村與埔頭村為三芝最主要的商業與住宅區也是信仰中心,其發展的起始點事從所謂的「十坎店」開始。
()清末:三芝開墾的歷史,自清初以來時間並不短,但由於地理環境之限制,人口不多且分居各地,雖然早在嘉慶年間,就有江家在古庄村八連溪旁開店稱「茂興店」,卻也未能「結市」。最早形成聚落則一直等到清末之際,此時有許多外地遷入之家族,這些人除了在三芝購買土地之外,還運用一部分資金在此經商立足。雖然不清楚三芝街道最早形成的年代,過程是漸漸形成,還是同時間興建的由住宅轉成商店型態,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中山路42號到52號之間的店面,以前是屬於曾家的宅第,和中山路42號到52號對面的店面部分屬三芝望族江家之地,可知三芝街道的形成與曾家,江家有相當的關係。

()日治時期:從位於今日中山路54號到74之間的店面。就範圍而言,「十坎店」東起自埔頭圳,西以曾宅為界,不算是很長的一段店面,另一方面以形成之初採座北朝南,避開東北季風和「有土斯有財,遇水則發」的觀念,也影響了「十坎店」以後往外發展的趨勢。
從錫板智成堂沿革得知,在民國前12年(1900年)智成堂初創設之時是借曾林甘娘(與曾文惠家族同姓不同宗)的住宅,位於育英街24巷口(福成宮後面,福成宮建於1919年),在此扶巒著書「節義寶鑑」普行教化,書中提及當年三芝所有的「頭人」,都參與著書的工作,由此可知道在日治初期,這一帶信仰活動已經和商業行為結合為一個商圈。
    19011911年之間日本人沿著「十坎店」往海邊方向,設立小基隆支廳、小基隆派出所和小基隆公學校,行政、教育和司法機關的設立,代表著帝國威權統治的一股無形中的界線,不僅是使的街道的發展必須往上游拓展,同時也限制了區民的活動範圍。1902年小基隆到淡水道路的整修,1910年輕便車站的設立,方便了居民出入,實則是一條有形的界線,更加限制三芝街市只能往山上方向發展,百年之後的今天亦是如此。
    前述十坎店初期是東邊以埔頭圳為界,稍後才遷入的張子清則在水圳的另一側(東側),開創新的商店街,尤其是1914年張家蓋了一間擁有五個店面的兩進街屋(中山路178-86號),店門口到水圳之間有一塊空地,挖了一口水井,供附近居民使用,乃取名為「古井頭」。又因位於十坎店往埔頭坑,橫山方向,和八連溪,北新庄的三叉路口,很快的這裡變成商業中心,至今仍有人在使用這個稱呼。另外一個促進古井頭發達的因素是,原暫借曾林甘娘厝的智成堂,因建堂之需要,在遍尋不著理想建堂之地後,於1913年堂分兩處,錫板先建堂仍稱智成堂,小基隆方面則暫安奉於張子清家,由於出入者日眾,使的古井頭不僅是老街最熱鬧的地方,也是交通、商業與信仰中心了。從1919年福成宮和1927年智成忠義宮的相繼落成,來回於兩間廟宇之間參拜的信徒,加速帶動了老街的熱鬧景象,也確立了百年來的廟街文化。

() 光復到民國50年代:從19301960年之間也就是日治末期到民國五十年代,老街由古井頭往八連溪與橫山兩個方向的發展,因為埔頭圳帶來豐沛的水利,在1930年由謝有田在今長安街18號後面,建造水車發電供古井頭附近人家使用,此後老街也發展出用水車碾米、製茶的工廠,民生工業變成老街的一部分,光復後最多時有三間碾米廠和三間茶工廠,分布在今中山路與長勤街口以及中山路88巷到智成忠義宮之間,最繁華時還在中山路153號開了一間稱做「山海樓」的酒家。光復以後人口的增加同時間也帶動了另一波的商機,吸引了更多的人來三芝開店創業,消費能力的提升,商店的種類多元化,使的進入廿一世紀的今天老街仍然是最熱鬧的商店街。
() 民國50-60年代:這時期是台灣進入工業社會之際,工廠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居民收入遽增,大部分居民在自己的土地蓋房子。此時也有人蓋所謂的「販厝」,現在的中正路和郵局後面,長安街、長勤街都是最早的透天販厝,同時奠定了現在中正路1段的店面的基礎。這時期因為核一場的興建,許多員工在三芝租屋,讓三芝頓時熱鬧起來,另一方面因為核一廠徵收土地,部分居民在三芝購屋居住。
() 民國70年代:開始加速往外圍發展,智成街、三民街、中正路二段等街道。此時都是五層樓建築。這些住宅居民多是原住三芝其他地區,石門遷入也不少。
() 民國80年代:80年代初國內景氣持續加溫,加上都市計劃實施容積率與建蔽率,造成一窩蜂搶建。不僅量多且部份開始興建12樓以上的高樓層建築。中興街、淡金路一段、忠孝街都是。這時期居民特色是台北市區房價高漲,升斗小民無力購買,於是從台北市遷入為數相當多,同時間也有相當多的投資客進入。但是在不久之後建築業快速衰退,許多工地陸續完工,空屋暴增,房價摔跌。此時中正路店面數量大增,與中山路不同的是以連鎖店、餐飲業、服飾等為多,成為另一個新商業區。
() 民國90年代:經濟持續不景氣,幾乎沒有新建地。新興店面持續增加,大型連鎖企業進入燦坤、頂好等。



老街的文化與建築特色
以歷史的角度而言,三芝的老街不具備豐富歷史背景、或是建築特色。尤其是在幾經拆建之後,已經不復原來之貌,目前僅剩中山路188巷內,民國五十年代建的房子,還保有他純樸的一面,雖然不是什麼豪宅,如果換個角度來欣賞它,仍可看出平常人家對自己住家的期許。從下表可看出女兒牆的特色:
           
           
     吉祥語
中山路1881
    花紋+圓形通寶
發財
中山路1883-5
           
吉慶
中山路1887
    圓形通寶
財源滾滾
中山路1889-11
    壽字紋
長壽
中山路18813
    龜殼紋
長壽富貴
中山路1886-12
    圓形通寶
財源滾滾
中山路18814
           
平平安安
中山路18816
菱形內四小孔
菱形四邊狀似蝙蝠意賜福,四個小孔似蓮篷意連生貴子
走在三芝的老街會讓我們聯想到所謂的老街,是擁有長久的歷史、漂亮的建築,經過有計畫的重建或規劃再包裝,最大的特色是賣著和當地毫不相干的商品。然而三芝的老街自「結市」形成街道之後,百年來就年復一年的受地方信仰、族群的影響與融合,自然的創造出在地生活文化。廟宇的興建不僅滿足了居民精神上的需求,也是族群融合的媒介。不同的族群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隨著季節適時的表現在老街上,這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三芝有三分之一的客家人,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他們是來自福建汀州客家人的後代,當然現在他們幾乎都不會說客家話,所以稱他們為「福佬客」,但是不會說客家話並不代表拋棄了客家的習俗。生活在這裡的人,從來不曾感覺到不同的族群之間的差異性有多大,反而是彼此分享不同的節日所帶來的喜悅。
    「麻薯」、「紅龜粿」和「草仔粿」這些是號稱全省老街最常見的米食品,在三芝的老街則多了一樣「丁板」,不過這些可不是零食,「丁板」是客家人掃墓用的祭品,「蔴薯」則是九月九日祭祖的貢品,也是客家人送給同安人的禮物。「紅龜粿」和「草仔粿」則是同安人過三月節時回贈給客家人的禮物,至於每年七夕做的「七夕粿」和「芋粿ㄎ一ㄠ」才是真正的零食,「七夕粿」如果要拜神明只要點上三個紅點就可以了。這些米食品在別的地方是當做零食來吃,在三芝則是代表著「文化和族群的融合」。走在三芝的老街,還可以看見「廟街文化」的原始風貌,每天早上聚集在廟口攤販,販賣著自己種的農產品和現抓的海產,坐在廟口自嘲是「獅子會」---顧廟口石獅子的老年人,當然初一、十五往來於兩間廟宇之間的人們,帶動著趕集式的商業文化,這種文化行為亦未曾改變過。
    老街是老年人回憶過去的地方、是年輕人打拼的場所、是家庭主婦生活的一部分、是小孩子走過去時成長和學習的地方。當許多老街需要以各種不同的包裝來喚起人們的注意時,三芝的老街仍然一本如初的在為當地的居民服務,不顯眼但又實際的生活文化也將繼續的保存下去。


沿革
埔頭村:依字義解釋地處未墾草埔,八賢村埔地之前端河洛話稱埔頭。但是從地理位置來看埔頭村所在位置在八連溪圳的上游,也是八連溪最重要的水圳的上游。換句話說這裡是最早開發的地區,不應該是未墾草埔地之前端。此外埔頭和埔尾事實上是中間隔著八連溪的兩個不同地方。故依字義解釋地處未墾草埔地之前端河洛話稱埔頭,有點勉強。
嘉慶7(1802)的契約書中有江敬庭租「埔頭坑」。
嘉慶13(1808) 的契約書中「新庄子埔頭坑」。
道光18 (1838) 出現小圭籠新庄子社前崙頂「大埔心」應該就是「大埔」。
大埔的範圍從第二停車場到第二公墓都是,埔頭坑與埔頭名字應該是同時間出現
地形:本村為一平緩由東往西北方向傾斜之坡地,由於八連溪水源充足在以前未行成市集時全村都為水稻田。
        
舊地名
    新地名
嘉慶7(1802)
埔頭坑
埔頭坑
道光18 (1838)
大埔心
埔頭



光緒13 (1887)
芝蘭三堡小圭籠莊
光緒21 (1895)
芝蘭三堡小基隆庄
大正9  (1920)
三芝庄新小基隆
民國35 (1946)
埔頭村
民國67 (1978)
埔頭村


1887
1895
1920
民國35 1946
民國67 1978
維持原行政區
芝蘭三堡小圭龍莊
芝蘭三堡小基隆庄
舊小基隆庄
八賢村
埔頭村
古庄村
八連溪、埔頭、舊庄、茂興店、四棧橋、山豬堀、新庄仔、番社后、埔頭坑、陳厝坑、大坑、橫山
八連溪、埔頭、舊庄、茂興店、四棧橋、山豬堀
八連溪
埔頭
舊庄、茂興店、四棧橋、山豬堀
埔頭村面積:2.83平方公里  人口5272
古井頭:位於今中山路86號門前,88巷口為當年張家所建,主要是給附近住戶取水用,又位居三芝通往橫山與北新莊的三叉路口,因此這裡應當是埔頭街商業的發展起始點,直到現在還沒有沒落。

十崁店:三芝鄉目前的街道約形成於清末,在中山路一段福成宮到中山路二段長勤街街口之間,一般所謂的十崁店是指中山路54號到72號之間的相連商店。有雜貨店、油店、布店、肉店、豆干店、糕餅店等各種商店。之後再加上古井頭的「張德和」的藥店,棺材店,賣菜店,形成了三芝最熱鬧的地區,由於這些店面資料都是日據時期的資料。所以說當初日據時代以前聚落如何形成和發展,都是需要再重新探討的。

張宅:位於古井頭,本宅正面寬為中山路一段78-86號的五間店面,縱深為中山路一段882-12之間。所以說是一間非常大的宅第。建築物是屬於兩進的四合院,在第二進的後面還留一塊很大的空地或許當初就是預留要蓋第三進用的,全宅用磚瓦沒有土墼牆。
老街:中山路一段八十八巷這裡大約是民國40-50年代的建築最大的特色就是洗石子的外壁和留有陽台以區別內外水泥預鑄組合式的圍牆。這種洗石子的建築型式在民國60年代就被馬賽克、磁磚所取代了現在則是除了某些公共建築在使用之外,一般民宅可說是絕跡了。

輕便車站:淡水到三芝之間的交通,從日據初期開始就有計劃的拓寬道路,而正式有商業行為的交通運輸,應該是自大正6年(1917年),由淡水實業家黃東茂的「淡水興業輕鐵公司」,所籌劃的淡水到三芝的輕便鐵道,在公路旁邊(靠海的一邊)另闢一條舖設鐵軌,行駛用人推的台車又稱(五分車),可載人與貨物,一人推一人乘,需費七十六錢,行車時間約兩小時。從淡水到三芝共設十站,其中在三芝鄉內的有大片頭,錫板、小基隆三站。小基隆站就設於就鄉公所的後面。當1927年輕便鐵道廢除之後行駛公共汽車大致上就是行駛在這條道路上。

山海樓與新江閣:中山路一段143號在日據時期是一間酒家稱做山海樓經營者有張九使與范三弟,為一有女侍陪酒的餐館,開設時間約在19371950左右。139號稱做新江閣由李阿團經營純餐廳後來遷往中山路一段881號和3號繼續經營。

福成宮:位於中山路一段50號,奉祀天上聖母(媽祖),媽祖神像乃清光緒年間劉銘傳所建天后宮之神像後因日人市區改建拆毀天后宮,將神像移置臺北廳,適本鄉有志者黃見龍,曾石岳,江安輝,張子清諸人倡議建廟崇神,於民國八年農曆十月二日迎聖駕鎮座,遂成為本鄉鄉民信仰中心。往後在民國十九年、民國四十四年兩度擴建、及民國七十三年大規模改建後殿,前殿仍保留原狀。民國九十年山川殿大修除了石雕不變之外全部換新,福成宮係由廟宇建築名師廖石成先生所設計建造,具有歷史、藝術價值。
木雕:福成宮初建之時木雕作品由著名雕刻大師「黃龜理」所作。黃龜理擅長「員光」雕刻,其作品在全省各大廟宇均可見到。本次重建山川殿係因為木構部分腐朽嚴重,基於安全考量,乃全部拆除重建。木構全部換新,石雕部分仍保留下來。雖說是換新但仍然依照原有尺寸選用頂級「花梨木」,在大陸雕刻,運回廟內組裝。
石雕:一般而言龍柱與三川步口的石壁堵,是石雕藝術表現最豐富的地方,匠師們除了要表現高超的石雕技藝之外,更要把民間的通俗演義故事,展示在一件石雕作品上。石雕作品可分為「壁堵類」與「柱類」兩種石雕壁堵類作品,有「山川殿」和「正殿二樓」兩處不論石材、雕工、人物,花草取材內容,在相隔六十年的不同時空背景之下,可看出微妙的變化,也是本宮的特色。

在廟宇建築中「龍柱」,可算是石雕中最壯觀的部分。福成宮的龍柱有三對。三川步口、大殿一樓、大殿二樓各有一對。其中三川步口和大殿一樓的龍柱則是民國25年由泉州師傅梁瓦火先生等人所作。尤其是大殿一樓左龍柱直徑約0.5公分的旗竿和槍柄,可算是非常高級的作品了。
福成宮主祀媽祖,陪祀有五榖先帝、註生娘娘此外尚有城隍爺、王爺、土地公等。
土地公本來是在今天中山路?號的一間土地公廟由附近十餘戶人家早晚輪流燒香管理並設有一木牌作為交接信物,在民國?年才遷到福宮內。

天主堂:位於長安街54號,本來是曾石岳所建的別墅,鄰八連溪崁地勢高,視野寬廣,後來曾家遷往台北之後賣給天主教當教堂。大約在民國五十年左右附設幼稚園時值美援尚未中斷,因此每天所吃的麵粉、餅乾、糖果、牛奶、玩具都是從美國運來。上課內容除了教國語注音符號之外還要讀聖經(用台語),吃飯的時候由神父文懷德帶領小朋友一起禱告。文懷得神父之後由比利時籍的廣天義神父繼續推廣教務,廣天義神父還曾經在聖誕節當天租下三陽戲院放映名片「十誡」。
另外讀天主教幼稚園還有一項福利,就是每年聖誕節當天可以領許多麵粉、玩具。當然小朋友也要表演一些與聖誕節相關的節目,平常還有和淡水,老梅的天主堂聯誼。

三芝國小:三芝國小創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原名小基隆公學校,比石門的老梅公學校晚設立。其實當時的小基隆已經非常熱鬧,人口也比老梅多很多,可是為何比老梅晚設學校,據說是因為當年的庄長曾石岳不認識字,所以當日本人要來設學校時不是很積極的爭取,因此就在老梅先設公學校。
三芝國小在民國六十年左右的教室大部分都是日式建築黑瓦連棟建築,有兩個操場分前操場和後操場。前操場的面積有一個躲避球場大旁邊還有花圃。後操場是升旗的集合場地當然運動會也在這裡開操場的中間用水泥做的籃球場,這些石頭可是當年全校師生排隊,從宋厝橋下的八連溪底用接力的方式傳回來的。三芝國小幾經增建,現狀是民國九十年重建成的。
基督教會:三芝鄉人習稱基督教會,有別於天主堂。昭和六年(1931年)十月基督教長老教會來本鄉創立。民國四十六年馬偕之子偕叡廉(George Mackey)與其妻仁女士來此傳教,故本鄉之長老教會命名為「偕叡廉教會」。教會位於淡金路14號,本來有一座地標尖型屋頂已經拆掉除次之外,目前仍然維持原狀。

露天電影院:中山路一段143號,在民國五十年代一度改成露天電影院,前門為茶工廠,後面茶葉堆積場就當露天電影院,可從長勤街與長安街口出入。此外中山路一段888-10號,中山路二段與三民街的路口,也都是露天電影院和戲院的場地

漏空口:北11路旁埔頭圳到八連溪之間(另一說長勤街一帶)的河谷地,因地多石頭埔頭圳的水到此時大量洩漏稱漏空(ㄎㄤ)口。
埔頭橋:舊稱「ㄙㄢ東嫂橋」。日據時期為石造橋,光復後大水流失,建水泥橋。

舊公所:現在三芝鄉公所旁邊,從日治時期的庄役場到現今鄉公所大樓興建之前一直是三芝鄉的行政中心,雖然其貌不揚,這可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少數的公共建築。


三芝國中:
三芝在日治時代,沒有設高等科。因此公學校畢業後,如果要升學教要去淡水讀書。
光復後設三芝初中,當時沒有教室先借用三芝國校教室上課,後來在現在原址有人獻地才算有棲身之地。那時有一間「樹薯會社」的辦公室,也被充為教室。
三芝初中早期的學生,除了收本鄉的學生之外,淡水、石門也都有。不過讀芝中的外地學生,理由不盡然相同。據一位住淡水,很有成就的莊姓學長說:當年他國小畢業時,他的老師直接跟他說,你去考三芝初中,因為淡水初中你考不上。反之來自石門的學生,則是地利之便,許多優秀的學生來三芝讀,所以芝中早期的校友素質都很高,曾有一個班出了五個博士。


沿革:埔坪村原稱為埔頭坑和大埔:今沿中山路2段路口到興隆海產之間,西到八連溪,東到埔頭忠孝街牽手社區一帶,舊稱「大埔」。
嘉慶7(1802)的契約書中有江敬庭租「埔頭坑」。
嘉慶13(1808) 的契約書中「新庄子埔頭坑」。
道光18 (1838) 出現小圭籠新庄子社前崙頂「大埔心」應該就是「大埔」。
地名沿革:
        
舊地名
    新地名
嘉慶7(1802)
埔頭坑
埔頭坑
嘉慶13(1808)
新庄子埔頭坑
埔頭坑
道光18 (1838)
新庄子社前崙頂「大埔心」
大埔
光緒13 (1887)
芝蘭三堡小圭籠莊
光緒21 (1895)
芝蘭三堡小基隆庄
大正9  (1920)
三芝庄新小基隆
民國35 (1946)
埔坪村
民國67 (1978)


1887
1895
1920
民國35 1946
民國671978
芝蘭三堡小圭龍莊
芝蘭三堡小基隆庄
三芝庄
新小基隆
新庄村
茂長村
埔坪村
大坑村
橫山村
新庄村
茂長村
埔坪村
橫山村
八連溪、埔頭、舊庄、茂興店、四棧橋、山豬堀、新庄仔、番社后、埔頭坑、陳厝坑、大坑、橫山
新庄仔、番社后、埔頭坑、陳厝坑、大坑、橫山
新庄仔、番社后
陳厝坑
埔頭坑
大坑
橫山
新庄仔、番社后
陳厝坑
埔頭坑
大坑橫山
地形:埔坪村大致上可分為埔坪溪的溪谷地形和與埔頭村相鄰的平緩坡地地形。埔坪村因從八連溪或埔坪溪取水容易故大部分為稻作區地勢較高則為茶葉區。
本村面積2.049平方公里  人口6594人。為三芝人口最多的村

炸彈坑:二次大戰末期,日軍節節敗,退尤其是麥克阿瑟將軍重返呂宋島之後,台灣變成日本帝國最南端的基地。事實上自從日本在中國發動蘆溝橋事變之後中國就是一個戰場,反而台灣並沒有直接的變成戰場,一直到1944年以後美國已經掌握台灣的制空權,此時開才始輪番日夜不停的轟炸台灣全島。台灣人民也直接的面對戰爭的威脅「走空襲」就是那個時期的代名詞,住在都市的人借住到鄉下朋友或親戚家稱做「疏開」。
.由於三芝並不是軍事重地所以「走空襲」雖說是家常便飯,但倒也是相安無事。一直到1945年的農曆56月左右,晚上深夜12點左右一架美軍轟炸機從「鼻尾」往台北方向,在今天忠孝街「牽手社區」的旁邊丟下六顆炸彈。第二天天亮後一大群人跑去看,此時一架美軍飛機經過似乎是來查看戰果。炸彈坑直徑約15尺深10尺人可在裡面游泳。其中一顆未爆彈在1996年左右「牽手社區」挖地下室時才挖出來。
在二次大戰期間,美軍轟炸台灣各地並沒有造成很大的傷亡。當然究其原因當屬流傳最廣到處都有的神明顯神跡,三芝也有據說是媽祖用裙子接炸彈,並且把它丟到沒有人住的地方。或著是施法讓炸彈不會爆炸。

三陽戲院:位於三民街在民國50-60年代是三芝唯一的一間戲院由盧添順等人合夥經營。演出的項目從黑白電影、歌舞團、布袋戲、外江話劇團、馬戲團等、票價則隨著檔期調整,過年的時候才會漲價。有的時候還租給電影公司拍電影,像當年的大戲「西施」部分內景,以及電視歌仔戲捧紅楊麗花時,楊麗花和柳青所拍的第一部電影「雙姝記」就是在這裡拍的。當然也要配合政府的政令宣導演出,或者是當「點召」的場所,以及兒童節招待小朋友看電影。
最早的椅子是一排大約12-15人連座活動式椅子,戲院內部寬度總共有四列長度約有20-30排,不必對號入座,後來才改成固定式的椅子。

智成忠義宮:智成忠義宮一般鄉民稱之為「仙公廟」,和台北忠義恩主宮、民權東路行天宮、三峽白雞行修宮都是屬於鸞堂系統的恩主公信仰所以又稱之為「恩主公」廟。
三芝的恩主公信仰,初創於明治三十五(1902年)年,由郭石定首倡,並得張子清,江盛元二善士之協力,由淡水中寮「行忠堂」刈香至本鄉。在今福成宮旁,林氏甘娘房創設鸞堂,號為「智成堂」。
大正二年(1913年)智成堂分為小基隆與錫板兩處,錫板先建廟宇仍稱智成堂,小基隆處則將列位恩主移居張子清厝,繼續供奉。
大正15年(1926年)經張迺爵(張子清子)奔走邀同曾石岳,庄長盧根德發起募捐建廟,得地主賴南、江便益、曾慶餘、江文章等人獻地於現址智成街建廟改稱「智成忠義宮」,仍安奉武聖南天文衡聖帝關(關公),南宮孚佑帝君呂(呂洞賓),九天司命真君張(灶君),先天豁落靈官王(王靈官),精忠武穆王岳(岳飛)等五大恩主香位,共鄉民參拜。
民國四十四年,增闢後庭園。
民國五十四年增建宮前拜亭及兩側廂房。
民國六十二年改建正殿及兩側廂房。
民國六十六年增建門樓及福德宮。
民國六十八年蔣經國總統由李登輝先生陪同來宮巡視,適逢開堂八十週年慶,乃立碑紀念,深具歷史意義。
民國九十年於後花園建凌霄寶殿二樓恩主殿奉五恩主,文昌帝君、保生大帝、開山先賢,福德正神。三樓觀音殿奉觀世音菩薩、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四樓奉玉皇大帝、圓明斗母天尊、普天雷化天尊。
本來在前庭有一座日式風格的造景庭園假山、水池、松樹、小橋、日式灯座,為鄉民飯後休閒的好去處,後來被拆掉甚為可惜。
目前前殿內部有三塊石碑,外部兩塊石碑,以及四個日式灯座。

王厝營:現在稱做「源興居」為原來王姓拓墾之地,以其住屋為地名。位於三芝鄉埔坪村埔頭坑,乾隆年間有江、王、藍、華等族人入墾,此地為原為王姓拓墾之地,以其住屋為地名。後來王姓族人他遷,轉賣給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的曾祖父李乾蔥,歷經祖父李財生、父親李金龍的經營,於民國十二年,前總統李登輝先生誕生於此。
源興居為傳統三合院建築,常見的紅瓦屋頂、右邊護龍可見外貼紅磚的土埆牆,以及部分印有「TR」磚的牆,表示這是日據時期台灣煉瓦製的磚。此外據聞當年因族群械鬥以及防盜匪之徒侵擾,在石牆上所留之「槍孔」尚歷歷可見。

埔頭坑內:從王厝營往埔頭坑溪的上游稱做「埔頭坑內」,有時候簡稱「坑內」。為江姓、華姓、王姓、賴姓閩西客家人開墾聚居地。

牽牛車:在民國五十年代,牛車還是非常普遍的一種交通工具,雖然從日據時代就已經有大貨車往來於台北三芝之間,但是鄉下道路並不是每一條都可以行駛大貨車,所以大貨車都是停在貨物集中地,載運大宗貨物以及長距離的運送。至於短距離的載貨則是靠牛車為主的交通工具。三芝(三芝街上附近)最多時約有二十幾台牛車,最主要的是載米,肥料,抓豬,建材和二坪頂的蕃薯。三芝多山其實很不利於行駛牛車,上陂時辛苦不在話下,但是當載重物下坡時,常常因煞車不及導致人、牛、車同時受傷的情形時有耳聞。

布房崎:在三芝往橫山的北18公路1公里處埔頭坑溪旁的一群聚落稱「布房」。因早年有人在此織布或染布,織布的房子就稱為「布房」。而屋後的坡路稱「布房崎」。沿稜線往上道路稱「布房崙」可達二坪頂。

水車:在今長勤街與中山路一段的交叉口在日據時代(昭和3)有一位謝朝明先生,興建一座水車用來碾米同時還買了一台發電機,賣電給中山路一段古井頭附近的住戶和商家也是三芝最早的用電人家。民國93年三芝鄉公所推動觀光建設,大量興建水車在名人館前,公王宮、八連溪、四棧橋等第興建水車。在中山路1887-11號,有一位「碨米龍」開一間碾米廠也是用水車作動力。

豬灶:位於水車旁邊的巷內,從日據時期就建有一間公共屠宰場俗稱「豬灶」。公共屠宰場除了可以課稅之外,在戰爭末期米、油、肉等配給實施時,也可達到控制每天屠宰一定數量豬隻的目的。在光復以後更是地方稅「屠宰稅」的來源地,豬灶的面積並不大可分為屠宰區,飼養區,清理區三個部分。一般而言煙囪設在屠宰區的正中央四面做四個大灶所以公共屠宰場又稱做「豬灶」。
徵屠宰稅是指只要屠宰豬隻就要完稅,所以家裡要殺一隻豬公謝神和三月十五「賽豬公」都要完稅。有完稅的豬會在上面,用滾筒沾紅花膏,滾滿三芝鄉公所專用課稅的記號。如果沒有課稅的豬就是「偷殺豬」從日據時代就有這種事情發生,光復後更是時有所聞。
目前三芝的豬灶應該是台北縣最後一個公共屠宰場,因為是位在私人土地上,已經在92年四月拆除,而「豬灶」這個名詞也將走入歷史了。
大浪磅崎:從三芝到新庄子的下坡路段稱做「大浪磅崎」,台北市也有個「大浪磅」,大浪磅是平埔族語。接近「大龍橋」(16號橋)處的台二線上、就是江文也的出生地。

大竹圍:忠孝街埔頭坑83號旁小路下,埔頭坑溪谷往下游處稱之。

大埔:今沿中山路2段路口到興隆海產之間,西到八連溪,東到埔頭忠孝街牽手社區一帶,舊稱「大埔」。另外在北11路口到土地公廟之間舊稱「糯仔田」,日據時期專種糯米年收一季,曾家土地。現在所看到的大埔在日據時期並不完全是水稻田還有許多荒地、林地。

三芝名人館:
名人館原本是宋楚瑜任省長,省政府時代所徵收的土地,凍省之後,三芝鄉無經費蓋硬體,乃由交通部觀光局出錢蓋硬體,基本上有兩大館三芝名人及地方采風館,當初地方采風館被設計成民主館,後來經鄉長爭取才變更為采風館。現在由北觀處經營管理。
102年再重新裝修。
雙叉圳:水圳分流處,現為洗衣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