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芝---石門鄉聚落分佈
根據現況顯示石門鄉的聚落有白沙灣、崁仔腳、老梅、崩山口、石門、尖仔鹿、阿里荖,乾華、草埔尾、瓦厝邸等。也發現到石門鄉的聚落大都位於台二線與山谷的溪流出海口處,很明顯的是聚落的形成,是受到地形與交通動線的影響。
現在根據調查可以知道影響石門聚落的主要因數是山谷的溪流。這些溪流或長或短,但是基本上這些山谷裡的農田,靠這些溪流提供耕種用的灌溉用水,居家的用水,捕獲溪裏的魚蝦除了是經濟的來源之外也是先民蛋白質的來源。
因為地形的關係,鄉內的水系,可知都是發源於竹子山一帶,呈輻射狀向北流,切穿火山岩斜坡,而形成小型峽谷,主要的溪流有阿里荖溪,石門溪、老梅溪、下員坑溪等。其中又以老梅溪為最大溪流,老梅溪發源於竹子山北側,全長8.7公里,流域內為本鄉主要人口集中地,其次為阿里磅溪,位於本鄉東側,發源於竹子山東北側,全長7.6公里,本來的聚落因核一廠興建而遷村了。石門溪雖不長由於溪谷的廣狹不同,因此也就有不同的人文景觀,而水系也直接影響到石門鄉地區聚落的發展。
白沙灣
白沙灣位於台二線23公里處;原稱下罟寮,為德茂村小字號下員坑,因風景優美沙灘長且細白,近似日本之鐮倉,日治時代改名鐮倉。民國五十年代初期白沙灣海水浴場開幕,遐邇聞名,乃又漸漸以「白沙灣」取代鐮倉。當年大戲「西施」在此拍攝聲名遠播。近年北觀處在此興建地辦公大樓,遂成新地標,假日吸引許多遊客戲水。
聚落集中在台二線西側靠海,以及東邊山坡的「花」姓家族。早年稱下罟寮可知居民多以捕魚維生,尤其是沙灘長非常適合「牽罟」的捕魚作業方式。近年來因北觀處的設立,遊客日增,原來靠海住戶都改販售戲水用品為主的商店和以年輕族群為主的沙灘吧。最早以前白沙灣生產的花生為本地特產,特色為加入海沙下去炒,香味特殊。近年則少見在此販賣本地花生。
觀航寺為近年來興建的寺廟,已成為本地區的信仰中心。
下員坑溪為主要溪流,長3.6公里流域面積2.23平方公里。上游源自三芝鄉橫山村戲坪埔溪側,流經橋頭,到白沙灣入海。本溪水源有成渠頂圳補注。
崁仔腳
崁仔腳位於台二線25公里處;楓林溪與崁仔腳溪為主要溪流,本聚落為典型漁村聚落,早期居民多以捕魚為主。聚落西側別墅區,近來有連鎖店劉家肉粽與三芝小豬在此設店。早年50年代有榮工處在此設立洗鐵沙工廠,抽取海水洗海砂,沉澱黑色物質就是鐵沙,不過因產量少沒多久就收起來了。原來靠海洗沙處,現在成為婚紗公園。
七十年代有人在20號橋東側山坡地蓋寺廟供奉四面佛。
崁仔腳溪長僅1.7公里,發源自頂頭圍八甲橋附近,流經八甲、頭圍等村落。本聚落發展與其他地區不同,是因靠富基漁港,從事漁業生產人口多,屬漁港形村落。二十年前富基漁港魚市興盛,吃海鮮遊客數量大增,後來因停車不便開闢大型停車場,以及打通道路到崁仔腳,可是魚市生意不興反而蕭條,數年前縣府又耗資億元興建新魚市建築,完工後,商家卻興趣缺缺,歷經數年在101年才有廠商願意承租。漁港的開發與原有聚落不相干,故舊有聚落人口外移現象嚴重。
楓林溪長3.9公里源自三芝鄉橫山村崩山,灌溉面積廣闊,梯田發達為本地區之特色。
老梅
本鄉最主要聚落,老梅一詞是由古時候荷蘭人佔領時期,原住民名稱「Malleymey」音譯而來。最早出現類似名字是在乾隆10年(1745年)契約書出現「咾覓」。在乾隆48年(1783) 契約書中則已出現「荖梅溪頭-蛇仔崙」。「嗄嘮覓」則出現在乾隆50年(1785)。嘉慶弍年(1797年)才出現「老梅洋」。
由推測知形成聚落時間約在乾隆初年,最早在此活動的是平埔族的小雞籠社,目前最早的契約書是出現在乾隆10年,和三芝最早的契約書(雍正13年)相差僅十年。可見得漢人開墾時間不會很晚。
老梅街道長約600公尺,50年代市集興盛時,不下於石門街上。近年來商業蕭條,許多商店已經關閉,原因是老梅人口本來不多,加上居民多前往三芝購物消費,商店不易生存,石門也有類似的情形發生。
凌虛宮為主要信仰中心,每年三月廿三日廟慶並有繞境活動,這是本鄉最大的神明繞境活動,範圍包含老梅、山溪、富基等村。天主堂則是受明德一村的影響,曾經興盛一時,自從眷村銘德一村的人口遷出之後,老梅天主堂教務活動則近乎停擺。
老梅溪主流發源於竹子山北側,全長8.7公里,流域內為本鄉主要人口集中地,其次為阿里磅溪,位於本鄉東側,發源於竹子山東北側,全長7.6公里。老梅溪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是本鄉第一大溪流,支流發源於三芝鄉的竹子山鶯仔鼻下,流經二坪頂,崁底與主流會合。在尖山湖加入尖山湖溪、香蕉林溪,在豬槽潭匯入坑仔內溪(二坪頂的中坪),向北經七股、大丘田、在與大溪墘溪會合、至老梅公地凌虛宮北側、住宅區外緣沙灘,加入小坑仔溪入海。
崩山口
崩山依字義為「山崩」之義,但有另一說法為「枋(板)山」,以前山上樹木鋸下來在此切成板故稱「枋(板)山」。又在道光二十年的七約書中記載「崩山庄」,顯然為「崩山」無誤。這是靠海沿台二線的小型聚落,離老梅約1公里,人口約50戶,這是典型的因交通之利而形成的聚落,明顯的民生消費性商店不多。住宅區東側有一條小溪(老崩山溪),傳統上以土地公信仰為主的土地公廟位於路旁住宅後側,建築式樣新穎最近才翻修。
老崩山溪位於山溪村,主流長2.5公里,發源於石門國小山溪分班西北側。流經老崩山、石崩山之間,於傍山橋(第24號橋)處入海。
石門
由尖鹿村和石門村居民組成,雖然是石門鄉的鄉內主要機關所在地,但兩村人口約3600人,購買力有限,致使原有商店街(石門村)店家日益減少,雖然位於路旁的劉家肉粽,生意鼎盛,但卻也未能帶動鄰坊的經濟發展。
石門鄉公所是1943年從老梅遷到石門,雖然帶動石門地區的發展,但終因腹地狹宰,發展不易。反而使的原本人口不多的石門鄉,形成兩個商業經濟中心,又因購買力的不足與分散,終使石門鄉變的更落没。
石門溪主流4.5公里,發源於大竿尾林,是石門村與尖鹿村的界線,於石門國小西側入海。
五龍宮為現在較為大型信仰活動中心。
尖仔鹿:
台二線29.5公里處,地處濱海,靠山邊而建,住戶約30戶。近年來在靠海另一邊設立許多咖啡店。
尖仔鹿溪源自十塊厝北方900公尺的褲腳埤,向北流經台地,至尖仔鹿27號橋入海。
阿里荖:
台二線33公里處此乃屬於平埔族語的譯音字。乾隆中葉,有林、倪兩姓前來開闢,今所謂「阿里荖」,多指靠海之處。本地區人口約150戶,設有派出所,原本這裡有乾華國小阿里荖分校,今已廢校原校址租藝術家,作為創作與展示空間。阿里荖船墺初建於民國四十二年,直到民國七十六年後,政府為加速農村建設,增加鄉民收入,改善生活品質,故多次進行整建、擴建,現為本鄉東部鄉民最主要作業漁港,夏天晚上有許多人在漁港釣漁,為本港之特色。
本來這裡有一間天主堂稱作草里海星天主堂,現已經不知去向了。
乾華:
從核一廠旁路直上約4公里,原稱茂林,乾華國小位於本聚落,本來有核一廠員工在此居住,曾經繁盛一時,近年居民外移嚴重,已達癈校之標準,現在轉型為英語教學的特色學校。當年被迫遷村的練氏家族宗祠位於此。
草埔尾:
從阿里荖沿北21公路而入,約3公里處。有一小聚落約20戶,居民多以種茶為業。茶葉在民國七十年代初就已經沒落了,後來在一鄉一休閒的輔導之下,重建茶園、整修茶山步道,才稍稍有點起色。
瓦厝邸:
從老梅往豬槽潭的北19公路,進去約1公里處,右側山坡有大型聚落,居住於此的均姓潘,早年蓋瓦厝屬大戶人家,故稱瓦厝邸。其中最大建築物為潘氏祖厝,屋後有一昭和十八年的石碑書「模範衛生部落建設紀念碑」。
另一方面石門地區的大姓氏以潘為主分布在老梅一帶、花姓在白沙灣、許氏則分布在山區分散居住。練氏家族在遷村後散居各地,主要活動仍在十八王公和小坑、乾華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