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芝的臺二線(十四)外環道/大浪磅,顧名思義這和台北的「大龍峒」是同樣的平埔族語。
記得小時後常聽人家說高山族是住在平地的,後來漢人來了才搬到山上。所以三芝留下許多和番有關的地名。特別是「番社後」每次到海邊撿珠螺的必經之地,後來讀國中時由於班上有人住「番婆林,番仔崙」,這時才知道番社好像不只一個。至於地名前面不加「番」的如「錫板」,不知道哪位仁兄根據台語發音把它解讀成「抬棺材摔一跤」,因為「板」在台語裡面有「棺材」的意思,直到最近做田野調查時還有人跟我講這件事。另外關於「大浪磅」則是國中畢業那一年,過年夜在車站,替我爸爸站「民防」崗哨時,有一台軍車問路說:有一台美軍軍車壞了,要到「大浪磅」去載人。結果我叫他去台北市找「大浪磅」,三芝沒有這個地方。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後厝村與淡水為界的「番社後」則是另一個番社「大屯社」,的後面。
地名可以解釋證明有一群人,在漢人來三芝開墾之前就住在這裡。至於是什麼人住在這裡,長什麼樣子就沒有人知道了。不過有一則說法相信有人聽過,那就是在三芝的海邊沙灘地,常常撿到不知名的骨骸。根據描述,僅知道骨架很大,頭很大和我們漢人不一樣,因此就把他當作「紅毛番」的遺骨也就是「阿ㄉ歐阿」,不過很奇怪我們這些「阿ㄉ歐阿」還真多,從新庄村的社寮港到後厝村的牛車寮到處可見,只差沒有垂手可得。
延伸閱讀:小基隆與三芝
大浪磅,往石門方向的斜坡就是了。路口右轉是忠孝街,通橫山、名人館。
往三芝街上,101公路起點,這以前是一間磚仔窯。
對面小路通番社后,第二公墓,裡面有座大墓公,據說在三芝海邊拾獲的不明骨骸都放這裡。
江文也的老家,就在大浪磅,因為台二線拓寬被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