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1日 星期三

小基隆與三芝

在三芝國中門口,對面的全家便利商店屋簷下,鄉公所做了一個看板。
立意不錯,可惜介紹三芝的內容與實際出入頗大。

「本鄉開拓以前,係為VAVI番社所據,稱為小雞籠社」
據雍正13年(1735年)圭柔社地契,「 ..北至八連溪小圭籠為界」也就是說三芝鄉境內以八連溪為界,有兩個番社「小圭籠社」和「圭柔社」。

「VAVI稱作小雞籠社」,這是日本人做田野調查的資料,姑不論正確與否。據翁佳音先生在1654年荷蘭人所繪製的「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對「編號41的Kaggilach」所做的考證,應該是清朝的「小雞籠社」無誤。

至於「小圭郎」,那就是我才疏學淺的了,既沒看過也沒聽過。

另外「雞籠」是由凱達格蘭族採用自己族名KETAGALAN譯音而取名。據「明史 外國傳」提及嘉靖末年倭寇擾閩,大將戚繼光敗之...雞籠則遭倭焚掠。這差不多是1560年的事,而凱達格蘭Ketanganan一詞,是一八九八年之際由伊能嘉矩所提出。兩者相差三百多年,不知如何拉關係。還有所謂的「..族」,是我們對居住在台灣平地的原住民的稱呼,事實上他們只有「社」的觀念,沒有「族」的稱呼。

最後「由小雞籠遞衍為三芝的名稱於焉告成」。小雞籠是番社名字源自Kaggilach。而三芝則是源自台北市士林區,原平埔族社名「Partsiran」漢譯「八芝蘭林」,清時稱芝蘭堡,清末改芝蘭三堡,日治稱三芝庄,光復後稱三芝鄉。

寄件者 周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