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芝-嘉慶輿圖的百拉卡公路/101甲線
昨天社大三芝班的課程排「101甲線」,也就是百拉卡公路,在以前要上這一條公路的課有兩個主題,一個是從1892年興建的淡基橫斷古道談起,另外一個主題就是根據郭城孟老師在台北學裡面的這是一條「世界級的公路」談起,世界級的公路可以從生態的角度談起。
這次的課程重點放在這張嘉慶輿圖的意義,古地圖要拿到現在來用,一定要經過修改,第一先確定地名的位置,再來把這些位置上面的意義重新標示,這樣子就可以知道在地圖上面標示的地名為什麼要標在這裡,經過整理後的地圖,可以發現在北海岸地區可以連結許多的古道,這些古道到現在一部分還在用,當然一部分已經消失了。
因為課程在101甲線,所以就把重點放在這裡,左邊的1830年半天寮、1840年埔頭坑跟1871年的三板橋,代表的意義是當時的茶產業。在右邊寫的八里坌開對口1788年和淡水開港1860年,指的是在那個年代101甲線沿線附近生產的茶葉,可能的輸出港口。
可是還是有很多需要釐清的地方,例如在淡水開港之前北海岸的茶產業就已經相當的發達,除了島內消費之外,還可以外銷?那麼要如何出口到福建的泉州、廈門,或許還可以想像,那時候(南京條約1842年)之前的泉州、廈門是沒辦法直接做國外貿易,真正的國際港在廣州,這個是唯一的開放港口,現在問題就來了,千里迢迢的從台灣送到廣州,除了路線之外,還有一些問題,成本是第一個考量的因素,另外茶葉的品質夠嗎?
光是這些細節就已經講了40分鐘,這樣就結束了嗎?好像還沒有。
綠色的這一條淡基橫斷古道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不過在使用上而言,連結了淡水到基隆之間的許多個古道路段,事實上我在做萬里的古道調查時,有好幾個路段就是在橫斷古道上面,古道不會只有一條路,會經過許多個聚落、住家沿路會有許多人文、地景包括土地公廟,甚至於有應公等。總之,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田調紀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