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清古文書的「欽差」、「大人」是法國人

認識八里  清古文書的「欽差」、「大人」是法國人

最早看到康熙「皇輿全覽圖」,這是地方學很有參考價值的地圖,那是耶穌會士馮秉正(Joseph de Mailla)( 在中國期間1703-1748)、德瑪諾(Romanus Hinderer)與雷孝思(Jean Baptiste Regis) ( 在中國期間1698-1738)在1714年測量的。三位都是法國人。而德瑪諾(Romanus Hinderer)與雷孝思(Jean Baptiste Regis) 負責側北部。


圖裡面有兩個地名小雞籠(Syau -ki-long)、八里坌(Pa-li-fan)。當然一定會有淡水、雞籠這兩個地名,這是「城」的地名「港」的位置,對台灣島而言是絕對需要的。那小雞籠、八里坌有那麼重要嗎?先說小雞籠,在那個時候小雞籠是番社的名稱,不過在許多時候,那是地理位置名稱,也就是極北的位置,現在的富貴角在以前還是屬於小雞籠社的範圍,所以那是一個統稱的地理名詞。至於八里坌位於淡水河口的南岸,地理位置相對重要,但是有一個更明確的海防單位,就是「八里坌汛塘」,當時兩位神父並不是自己背著測量儀器就來到北海岸,隨行的還有許多官員和保護他們的兵士,在古文書裡面稱來測量的神父為「欽差」、「大人」,一行人必然經過八里坌汛。他們來的時間是1714年,雖然北臺灣才開始大量開墾,而根據契約書在1709年的時候,墾號「陳國起」,就已經開始開墾八里坌地區了,這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法國人,當然包括番社的平埔族。兩位神父同屬耶穌會,和近百年前的道明會,雖說格格不入,同為教職人士對這個地方應該略有所聞。
神父離開台灣的時候,必然會遺留一些資料給當地的官員作為參考,尤其是距離的測量,在許多古文書裡面,都會提到兩地之間的距離,相信都有許多是參考這一次的測量資料,當然也有專家學者已經針對古文書裡面的距離資料做一番比對考證。

這張地圖似乎不是原稿。1738年版。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