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芝-嘉慶年間的挑茶古道「大溪-崁底」
大溪在101線三芝和淡水的交界處。鄉下地方很多溪流是沒有名字的,溪流稱做大溪,屬於相對的稱呼而已。
崁底在老梅溪上游,三芝石門交界處,三芝側。
根據嘉慶初年畫繪畫的嘉慶輿圖,主要是標示訊塘位置圖。雖然是很簡單的路線,至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海岸線,當然也會經過一些重要的番社、漢人聚落或者是街市廟宇。如果我們把當年圖上面畫的標示的地名,用一條黑色的虛線串連起來,就是這一條古道,當然標示這些地名,只能說是那個時候在山區已經有一些聚落,這些聚落之間必然會有一條比較接近的道路,這條道路是可以通往來淡水、金山。根據契約書阿里磅頭的開墾的年代約在1780年代,而尖山湖則在1790年代,至於二坪頂至晚也在嘉慶道光年間,相對的半天寮、水梘頭都已經是乾隆中期或者是初期就已經開墾了。
古道名稱:「大崁古道」名字是我引用古道兩側的地名。三芝境內的大溪(公司田溪與淡水界),崁底寮(老梅溪與石門界),大溪到崁底寮所以稱「大崁古道」。用茶產業命名稱「挑茶古道」。
那麼這一條路,除了作為居民交通要道之外,早在在1820到1830之間,這裡就已經有非常興盛的茶產業。當時產業的不只茶葉,例如藍靛等等甚至於一些重要的藥材,這一條路的產業就是茶為主,所以可以稱做「挑茶古道」。這條古道從淡水、水梘頭往山區走會到半天寮,半天寮的範圍非常的廣,在早期涵蓋了現在的北新莊興華里的車程,一直到店子里的菜公坑,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區域。從半天寮往百拉卡的這一條道路也約在這個時間就已經有了,契約書明確的紀錄著,翻越大屯山到現在的竹子湖,可以下到北投或者是往東走到金山的這一條路。
又因為這裡是台地地形,所以就從大溪這裡算起半天寮、圓山頂、二坪頂是三芝區內的三個重要台地地形,也是當年最重要的茶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