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

八里坌街與十三行

 認識八里-八里坌街與十三行

·乾隆7年(1742)福建分巡臺灣道劉良璧主持重新編纂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眷五 街市附 「竹塹街在竹塹城內、八里坌街在上淡水」。根據資料早在雍正9(1731)設立八里坌巡檢司,乾隆2年(1737)八里坌建城。顯然這時八里坌已經是一個有明確標的物的地名。和現在當地人稱的八里坌(僅在渡船頭)意思不同,會做這樣子的比較,主要的原因是地名的位置有所改變,因為我們現在當地人稱的土名「街仔」,在現在的渡船頭,還有頂街、下街之稱。所以認定八里坌街就在今渡船頭。

不過在稍早之前我在上課的時候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渡船頭這個地方在日治時期初期有是一片住宅區,要稱為街勉強可以,可是早在乾隆7年的八里坌街就要有相當的規模顯然不太可能,所以那時候我會直接認為那是筆誤,八里坌街指的是淡水那邊,因為根據《重修台灣府志》的內文「八里坌街在上淡水」。可是如果我們用八里坌城的建城本質來看,或許就可以推定八里坌街指的是在八里坌城裡面的街市才對,我們已經知道八里坌城確切的位置,在今八里國小和中山路前面,這部分基本上沒問題,而八里坌街是現在八里國小的前面中山路。可以想像的到八里坌街是一條商店街,用「十三行」稱呼應該是最貼切地代稱,當然不見得是剛好十三間店面。十三行不是專有名詞,在宜蘭也有相同稱呼的商店街。當然在這裡因為挖掘出史前遺址定名為十三行遺址而聲名大噪,之後的十三行博物館也設在這裡。

用八里坌城的八里坌街推定十三行地名的由來,這是其中的一個選項。另外還有一個推定那是根據開墾土地的地貌而命名,例如十八埒、五稜園等,十三行也有可能是根據田園地貌而產生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