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智成忠義宮

 認識三芝-智成忠義宮


三芝民間信仰

媽祖、大道公、恩主公(鸞堂)、土地公、民主公王、王爺/圓山頂-福惠宮、陰靈信仰/黑得公、觀世音/北新莊-慈雲寺。 

以下資料出處         王志宇 《台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渡化》

源流

宜蘭李望洋,由甘肅傳來於宜蘭首創新民堂,繼間碧霞宮,再傳頭城喚醒堂,淡水中寮行忠堂,小基隆智成堂,智成忠義宮。

由大龍峒人士吳庭燎,自淡水「中寮行忠堂」分靈呂恩主創「樂善社」是為「覺修宮」前身,之後分靈「行天堂」再分靈「行天宮」


覺修宮,俗稱大龍峒仙公廟,為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峒之臺灣民間信仰廟宇,主祀孚佑帝君等五聖恩主(關聖帝君、岳武穆王、隆恩真君、司命真君等),1902年自淡水行忠堂分香而來,而後獲得陳悅記家族的捐獻而建廟。

1943年5月,空真子師父(郭得進居士)及師兄弟,敬奉由覺修宮分靈而來五恩主,於台北市永樂町(今迪化街)一處民宅三樓設立「行天堂」,以關聖帝君為首。行天宮的五恩主就是從本廟分香而來的。


北投(忠義)-行天宮-臺北分宮

台北(民權東路)-行天宮

三峽(白雞)-行修宮—三峽分宮


關聖帝君:又稱南天文衡聖帝;俗稱關公。

孚佑帝君:南宮孚佑帝君;純陽祖師,呂洞賓。

司命真君:九天司命真君;乃是東廚司命真君,俗稱灶君。

岳武穆王:精忠武穆王;岳飛。

先天豁落靈官:先天豁落靈官王;三十六天君之首,玉樞火神。拜薩真人為師,封王天君。道教護法監壇之神,類似佛家韋陀。



儒宗神教的認識  沿由

一、 清代的宣講制度

二、 明清的文人乩壇

三、 明朝以來的民間教團

四、 日治時期的民族主義-文化認同抗日

儒宗神教的主要活動-勸化、宣講與濟世

神學體系

宇宙觀、因果輪迴、地獄觀、天界組織等


扶鸞儀式:扶鑾有一定之過程,他必須經過誦經請神,然後請得神明降臨才能扶鑾,因此在整個儀式過程中,都必須要有幾個基本的人員參與,包含正鑾,看砂生、紀錄生及誦經生等,也就是說扶鑾並非單一人所能完成,他必須有一組人參與。


扶鸞儀式的方法是以一「Y」字型桃枝為書寫工具(俗稱桃筆),於沙盤、軟墊、香灰或水盤上寫下神明的指示。扶鸞的過程先由兩人(正鸞生與副鸞生)分別握住桃筆的左右兩端,經神明透過位於桃筆左邊的人來推動桃筆,所寫下的文字由沙盤生唸出,再由一人或兩人的記錄生寫下,等到神的旨意完全表達後,由負責的人大聲唸出或唱出,目的是在宣講濟世與勸世的觀念來導正社會風氣或者是當前所遭遇的問題。鸞生所寫的字有兩類:一類是一般人可直接辨識的漢字,另一類是一般人無法直接辨識的「佛字」。佛字筆劃散亂,須有受過訓練的乩身方可辨識。


扶鸞過程

請神、降鸞、唱鸞、抄錄、送神、宣講等過程



民前12年(1899年)由儒生郭石定首倡,並得張子清、江勝元二善士之同心協力,又有楊峻德、郭木生、曾瑞樹、曾石岳、郭明德、黃見龍、張維塗、楊維城(楊仲佐)、張迺爵、蔡成金等多人襄助,向淡水中寮行忠堂呈請分堂,於是假金媽祖宮旁林氏甘娘民房,創設鸞堂,堂號「智成堂」。安奉五恩主。南天文衡聖帝關、南宮孚佑帝君呂、九天司命真君張、先天豁落靈官王、精忠武穆王岳。

民前11年(1900年)造「節義寶鑑」善書。

民國2年(1913年)堂分小基隆與錫板兩處。



民國2年(1913年)分堂後由郭石定、楊峻德、楊元章等人主持建堂任務。邀請楊救貧仙師擇地錫板村現址,並定坐北朝南,香螺吞肉,兩獅相馳走,龜蛇把水口,另由地理師楊元章定分堂。

民國3年(1914年)分堂建成。

民國8年(1919年)三芝智成堂造『救世良規』。得恩主鸞示「儒宗神道統克紹真傳法門於智成」。「儒宗神教法門」之始。

民國9年(1920年)安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牌位。

民國15年(1926年) 成立三芝智成堂慈善會,其背景為日據時期受日本以迷信為由,行消滅漢人文化及宗教信仰之實。轉型為公開化的組織。

民國18年(1929年)造『清心寶鏡』於台北「贊修宮」、三芝「智成堂」。

民國25年(1936年)造『儒門科範』於三芝「智成堂」、台北「贊修宮」。

民國45年(1956年)造『六合皈元』於三芝「智成堂」。再版『儒門科範』。

據張添財:當年曾經考慮今芝柏山莊和豬灶後因土地問題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