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芝-淡水廟宇重點放在「鄞山寺」,北海客家、信仰、建築。
淡水廟宇相信對許多人而言並不陌生,不過我們目前能夠聽到的或是查到的資料,大部分都是從歷史古蹟的角度來看,著重在這些廟宇的存在時間點,這並不是不可以,可是我們用比較大的尺度來看時,發現不管是從建築的角度或者是人文的角度來看都有它的特色,這四間廟宇(福佑宮、鄞山寺、龍山寺、祖師廟)沒有辦法同時間一口氣完整敘述,因此就把目標放鄞山寺。鄞山寺的建築特色不在話下,當然最主要的是李乾朗老師在做鄞山寺的修復調查時,特地把廟宇裡面的構件名稱全部標示的非常清楚,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利用這間廟宇作為基礎,從這個角度看現在廟宇的建築構件,也就是說只要清楚鄞山寺的各部構件名稱,全部台灣所有的廟宇大概都夠用了。鄞山寺是興建於道光年間廟宇的建築形式從乾隆到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一路下來都有其特色,並且隨著時代在改變。所以從鄞山寺開始做了解,是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另外一個角度就是同人文的角度來看鄞山寺是客家人的專屬廟宇,自然和我們這邊的客家族群息息相關,既然是同樣的客家人在興建的過程裡面也會有北海岸的客家人參與其中,這時候如果可以從人文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另外一個不同的視野。
從文字上來解說人文與建築並沒有所謂的比例上的問題,是取決於田調資料的多寡。我習慣上對把廟宇當作人文上的意義重於所謂的信仰這一方面,因為到目前為止田調接觸到的北海岸地區許許多多的廟宇,人文的意涵確實重於信仰的意義,只有少數廟宇從信仰內涵轉到人文的領域這一方面佔的不多。
現在對許多廟宇的緣由典故等等都做了許多的調查,可是卻是不容易去整理出來廟的人文的意涵,除非能夠在一個大環境底下去了解,當初這些人為什麼要幹興建廟宇這件事?很單純的是信仰的動機?嗎還是有其他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