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

淡江大學法文系老梅服務規劃2023-04-23

 認識三芝-淡江大學法文系老梅服務規劃2023-04-23

分組主題:

1.    社區地圖製作

方位、比例原則(巷弄長度)、標示點(文史、景點、藝術、商店、廟宇、建築…)、交通、路徑、動線、停車場、公共場所…

2.   老梅歷史與名稱由來

公地:今凌虛宮旁的住宅區,原為小圭籠社土地,嘉慶、道光年間,有「三界公社」董事,向番社承墾之土地,以此名之。地屬凌虛宮、潘姓、公有地。在地人稱公地。

老梅由來:老梅不產梅子。尖鹿,和鹿沒關係。都是平埔族語。

西元1646年,荷蘭人戴‧弘特的報告。他們經過這裡,他們一行人經過麟山鼻之後:

我們再稍前行,來到一條溪邊有六間獵屋的地方,該地叫做Ero。從這裡再往前走,就是一條滿佈石礫與礁石的險惡之路。晚間,我們夜宿於一間叫做Malleymey的小獵屋裡。

晚上睡在原住民稱「Malleymey」的「小獵屋」,音譯而來。

此外;在小圭籠社的 土目人名當中也有「媽老眉」、「老眉」等稱呼是不是人名轉換而來就不得而知了。2019-01-03道卡斯族(新港社、斗葛)「貓老味」是土目的稱呼。

又在同治十二年癸酉夏四月,丁紹儀所着「東瀛識略」。裡面提到番所居室,南路曰「囤」、曰「朗」,北路曰「達勞」、曰「濃密」、曰「必堵混」。

可見出自於上述的可能性很高,因此採取並列的方式說明較妥。

根據伊能嘉矩與安倍明義的說法如下,石門鄉的「老梅」地名,原來就是起源於Vavui,後來改以近似音的「老梅(Ló-bôe)」。因與實際田調有出入,所以不用。

Vavui」意為:「山豬、豬」又有人說小雞籠社善於養豬。很奇怪的論調。

Vavui現在地名還在;從榕仔腳進去稱作Vavui湖,就是七股。簡稱Vavui

3. 自然地理環境

竹子山、老梅溪、富貴角(老梅溪西側的岬角地形)、山溪里-尖鹿里(老梅溪東側的臺地地形)、海岸線(沙灘、沙丘、石槽)


4. 地方信仰(凌虛宮、萬善堂、天主堂)

凌虛宮為石門地區最早的信仰,凌虛宮「三界公」之三官大帝傳聞是潘合成、許永吉等由福建迎來,於同治11年建廟奉祀。稱「三界公廟」或「大廟」。大正十年(1921)由庄長潘迺明發起擴建,同時迎台北天后宮媽祖合祀。故又稱媽祖廟,民國七十七年重建,一樓為社區活動中心、二樓祀媽祖、三樓祀三官大帝。主祀遶境時間為農曆三月二十三日。

根據記載同治年間,有「三界公社」董事,三界公社內董事潘光?、潘合成、練益成、許永吉、鄭金福、賴四時、劉文香等向小圭籠社土目鄭安吉立「補給墾契字」,當年承墾之土地就是現在的「公地」,且最早墾契是小圭籠社土目鄭安吉的祖父和三界公社內董事所立,因此推斷在嘉慶、道光年間,就有這個信仰組織。其後並以寺廟附近的水田租金作為此廟的祭祀費用來源。因此,另有一名為『三界公田』。淩虛宮所擁有之田,分布在兩個地方,一在港尾仔之西側,一在老梅派出所後方。

 原來位置在現在的罟寮旁邊民國十年潘乃明遷至現址。

老梅天主堂:

  北海岸的天主堂都有一段共同的歷史,那就是在 17世紀1632年有一位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al)神父在這裡向原住民傳教,這位神父是屬於西班牙天主教會道明會的傳教士,當然我們現在已經無從考證當年是如何的傳教,但是西班牙人在北海岸這一帶活動的時間也只到1642年就離開了。

  一直到1860年咸豐十年天津條約簽訂後台灣的許多港口正式開放開港,這時候西班牙的道明會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馬上命令在中國廈門地道明會傳教士向台灣出發,繼續200多年前的未完成的傳教事業,當時最主要的教區是在南部也就是台南、高雄一帶,至於北部則是要等到1889年何安慈神父開始在淡水三芝一代傳教,剛開始的時候是從興化店開始設立聽道堂,這應該是因為馬偕已經在淡水累積了相當多的傳教信徒,因此何安慈神父就向北海岸出發,所以興化店是道明會的第一個落腳之處,1891年就來到小基隆、白沙灣。

老梅天主堂1963年文懷德神父所創。教友多為銘德一村住民

文懷德神父、巴昌明神父、黃金晟神父、朱修華神父。

萬善同:現有石碑年代為大正三年。依據史料老梅溪谷上游在乾隆年間才有大量的漢人入墾。這裡是老梅溪谷下游,為小圭籠社的原始居住地與開墾地,因此出土的無主遺骨,以小圭籠社社人為主。大正三年元月八日修建一瓦屋為祠,民國六十六年修建為現貌,一樓祀主神萬應公,二樓祀地藏王菩薩、包公、福德正神等神明。每年十月一日為祭祀日,平常年節附近居民多循例前往祭拜。.

 

5. 建築特色(火成岩建造的石頭牆)

老梅街特色建築:北海岸的道路都有一個共同的歷史,那就是在西元1636年西班牙人開了一條淡水基隆之間的道路,我們無從知道這條道路的變化有多少,不過從日治時期初期西元1904年日本人繪製的台灣堡圖對照今日的老梅街,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老梅街剛好夾在老梅溪和小坑溪之間,日治時期一度是石門庄役場所在地,後來不知何故遷到石門去。而石門的發展重心也就轉移到石門街了,相對的失去行政中心的老梅,在民國六十年代能然是個可以自給自足的商業中心。不過七十年代以後人口外移、以及土地所有權的關係、使居民快速減少,終至一蹶不振。

不過也因為這樣許多別的地方不易見到的建築特色,這裡都看的到。老梅街的建築非常特別,有從傳統建築橫跨到光復後各個年代的建築特色都有,像有日治時期黃綠色的國防磚,洗石子,馬賽克、磁磚等建築材料。

石頭厝:石牆在建築上並不是只有提供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地方,只要稍加變化就是一個具有原始美感的藝術品了。

蕃仔杜:長方形或正方形石角像積木般的疊上去,施工難度高。因為石角重量垂直施力,接觸面不夠平,容易傾斜。三芝很少見,且面積不大。


人字:這是最常見的石牆石角長12寸、寬四寸。這種疊法可以分散石角的重量,另一方面地震時可以吸收橫向的作用力,牆面不會產生橫向龜裂。此外還有用石頭截成兩半,斷面朝外疊成人字型,因為石角是圓弧形,所以不易疊高,大部份都只有3-4尺高。

()延:和疊磚塊一樣,一層一層的砌上去。


亂疊(虎皮)使用不規則的石塊,不施加工,直接疊牆,難度最高。山上人家最常見。


雜掛:




不同顏色的石頭代表不同的噴發年代。

6. 在地食材與飲食特色(石花菜等)

日本人稱「寒天」


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山又有海,所以兩邊通吃。山上吃箭竹筍,海邊吃石花。

石花不是花,石花是一種生長於海岸潮間帶深褐色的藻類,但通常位於潮間帶最外海,也就是低潮線附近至潮下帶3-10米水中,因此平常不管漲退潮都不太容易由站在岸邊直接摘取,而是必須浮潛到海中較深的礁岩去拔取。因此產量最豐富的就是在麟山鼻,水深且乾淨。石花在海底都是大片大片聚集生長,並於每年國曆45月間盛產,只要在這個季節來到三芝,就經常可見在地居民下海採石花,且於路邊曝曬石花。


以前讀國中的時候,只要有流水(退潮),幾個同學一起下水邊摘邊玩。摘個三、四流,就夠吃一個夏天了。

石花喜歡生長在水質乾淨且水流湍急的海域,三芝因為沒有污染源且綿延數公里的藻礁,自然的提供石花菜生長的最佳環境。另外石花的生長好壞,和當年度的氣候有關係,水溫越低石花長的越茂盛。如果是個暖冬年,收成就不如往昔了。

一般而言大概晒乾的一斤石花要三斤濕的石花,我們常説石花要「漂白」才能煮來吃,所謂的漂白不是加過氧化氫等化學物質讓咖啡色的石花變白,而是經過反覆的清洗、日曬而自然變白。

石花漂白的次數,似乎不一定,三芝、石門地區大概是10次,有的地方67次就在賣了。晒越多次損失越多,品質越好也就是說將來煮好的石花透明度越高而且Q,所以說一斤曬乾的石花菜賣四百圓不算是貴。


 茶葉、肉粽…。


7. 老梅綠石槽

老梅溪入海口兩側沙灘前緣有寬約25公尺長約1200公尺,的「海蝕溝」,海蝕溝槽深度大約30-40公分,有的地方厚度可達1公尺以上,這是全臺唯一特殊景觀。從結構上來看海蝕溝的組成是沉積沙岩夾有卵石甚至有一層層的鐵砂,應該是以前老梅溪沖刷而下的砂石,沉積在海底而形成的沉積岩,因地殼抬升,而浮出水面,又長年受海水衝擊最後變成這樣子的地質景觀。本來這些沉積岩組成成分是相同的,在波浪長期的沖刷自然形成約略等距、寬、深的溝槽,不似野柳地區因鬆軟的部份被侵蝕,留下較堅硬的部份而形成的自然景觀。

 每年春天長滿海草,綠油油的一片,吸引許多愛好攝影的人在這裡拍攝取景,其中又以最外緣的石槽因下面掏空,形成許多裂痕,當海水沖擊時會自然形成噴泉,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不過因為長時間遭受人為踐踏損壞,已經於民國105 3月正式成立巡守隊,希望遊客能共同保護這片石槽。


8. 風箏文化

風箏是早期農閒活動的一種。8角、72角。

9. 牽罟文化

從地形上來看只要是一個地勢平緩、幅員寬闊的沙質海底,都是最適合的牽罟作業的地方。

當然海流也會直接影響漁獲的數量了,在北海岸長年的黑潮水流是由南往北,但是潮汐的影響會造成局部性的水流改變方向「當退潮 (洘流、乾流)時海水會向南流;反之,當漲潮(滿流、淹流)時海水會向北流」,魚群會順著流水,捕食浮游生物,甚至於大體型魚群追捕小魚,都可能聚集魚群於沿岸海域,形成一個小型漁場。

牽罟不僅是捕魚、連染網、補網、曬網都需要許多人力,是極需居民互相配合共同出力的捕魚方式,因此長時間的運作模式之下,藉由這種方式產生了守望相助與感情維繫的互助精神。社區居民或任何人幫忙將網子拉上岸後皆能獲得一份漁獲,是謂:「偎索有份」。就是說雖然本身自己不是船主或持分的股東,只要有空都可以自動的去幫忙,船主會根據魚獲送一些魚給幫忙牽罟的人。

傳統的牽罟,則屬於沿岸漁業,也就是用漁船放網及再用大量的人力收網上岸,是一項靠勞力的漁法,但在早期漁獲量豐,牽罟的收益即使是副業的形式,也不比其他工作差,自然有人願意從事。

10. 老梅益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