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7日 星期五

地方學系列之八里學從田野調查到地方學的建立

 認識三芝---  地方學系列之八里學從田野調查到地方學的建立

從田野調查到地方學的建立

  人的一生,是一部歷史,集結眾人的歷史,個人的歷史成就了一個地方、民族、或者國家的歷史。只是,這來自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往往隨著記憶之河,於日常中沖刷殆盡,逐漸剝落於歷史記錄之外,使我們想回頭尋找來時之路,卻又不知路徑何在。幸好,有一種人,與我們一樣,生活在同一個地方,背負著共同的歷史記憶,他們著手有關文化、歷史資料的蒐集、調查與研究工作,選擇忠實記錄在地歷史發展,並且勇敢追溯過往。他們期望,經由長久努力,點滴累積,能夠發展地方人文歷史,進而提升民眾文化內涵。

  這是摘自《新北市文化叢書-三芝-在地領路人》的一段,當年訪問我的那篇文章的開頭,我很高興這一段開頭還有用到的時候,雖然不是我寫的。

  這一種人就是淡水社區大學「三芝與北海岸學」、「認識八里坌」和萬金石海洋社區大學「記錄石門」班的同學,我又很榮幸的擔任這三個班的老師,首先要感謝這兩所社區大學,願意在開設這種吃力又沒有立即成效的課程,在這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裡,我們利用許多課堂的時間出去做田野調查,相信這些田野調查也就是未來三芝、石門、八里歷史的一部分。

  地方學的課程內容對我來講並不生疏,畢竟在淡水社大已經開了將近二十年的課,不過和三芝一樣,剛開始上課的時候雖然八里、石門的地方資料有一些前人留下來的基礎,但也不夠作為整學期的上課資料,因此利用課堂做田野調查的需求也就變得更多,有幸得到許多同學的支持,尤其是班長在每次做田野調查的前後,都能夠清楚的規畫行程,並把這些課程內容記錄下來,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地方學裡面的應該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不停地做田野調查、且能做到有延續性、累積資料、保存、推廣與使用。記得好幾年前在一個班的第一堂課,我曾經說過地方學最下下之策,就是有一天課程結束後老師離開的時候全部帶走。很顯然這三個區的資料是可以留下的,這也是欣慰的一件事。

  經過我們努力的做田野調查,所獲得的資料加上前人所留下來的資料,已經足夠讓三芝、石門、八里有明確的歷史脈絡;「三芝學、石門學、八里學」。自然這也應驗一段很實用的話「要用別人的研究來證明自己的歷史、不要用別人的研究當作自己的歷史」,沒有自己的歷史永遠要聽別人的。一個地方的地方學不在於往昔的繁華風光的過去,而在於善於利用這些已經知道的地方知識,進而產生無盡的未來夢想。田野調查,自然會有所謂的記錄、保存與論述的問題,因此如何整理成冊,以及田調資料利用網路資訊來做保存、傳達,這是可以做得到的。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運用自己的地方學基礎做為自己的話語權,目前我知道的是建立--「部落格、臉書」等免費傳播媒體,有計畫的經營,這樣子地方學才能夠傳播與延續下去。

  有關於田野調查的經歷,只能說每個地方都有想不到的結果。八里軍事田調是一次很有臨場感的田野調查,最早注意到八里的軍事砲台是在是2010年透過林一宏老師的介紹,那時候的重點是放在渡船頭的軍事坑道。之後又2016年再一次跟李平老師的廖添丁廟的田野調查,發現一座清朝時候的火砲(我還以為是在挖仔尾撿到的),那時並沒有很刻意的去了解背後的歷史背景。後來2019年再次看到林一宏老師的部落格「文化 資產 八里坌」提到牛寮埔的清朝營區,不過還是沒很刻意的去把所有的這些清末軍事營區做一個連結,那個時候,似乎對荷蘭營、河南營、湖南營花一點時間去澄清,因為各營名稱在淡水和擎天崗都有相同的爭議。後來為了上課須找尋更多的資料,就上網去查,想說大海撈針至少還有一根針,結果沒想到這根針還真的能夠穿針引線,在2014年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出版的《清法戰爭滬尾戰役 130 周年研討會成果集》,由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副教授許毓良發表的論文〈北京國圖典藏三張清末臺灣地圖考  一個得自清法戰爭經驗的海防建設〉,根據內文在光緒18年(1892)所繪製的最後一張北臺灣的分縣地圖《淡水縣輿圖》,把清末八里的三個砲台資料找尋出來:觀音山砲台(相對位置在牛寮埔的城內)、地營砲臺(相對位置在渡船頭)、砲臺(相對位置在紅水仙溪,經電話確認那是陳錄淡先生與陳清海先生父子在紅水仙溪內溝,今八仙樂園滑水區拾獲)。其實我看到這份資料已經是2020年尾的事了,不過也是一份很有參考價值的資料,讓我可以把清末的許多軍事營區加進來,串連成一個淡水河以西八里坌地區的軍事概構。在那一篇論文裡面還有提到一本很重要的書就是《防海新論》,之後我在上網去看內容,才知道長久以來一直在想的一件事,清朝的官員是根據什麼樣的理論去建設沿海的海防軍事設施,原來《防海新論》也就是當時海防的教戰守則。不久後去國立台灣圖書館剛好碰到謝德錫老師,幫我找到十三行博物館最新的一本書《八里坌河口文化──17 世紀至近現代歷史研究委託研究計畫 結案報告書》(這是紙本,後來周川夏老師給我電子本)。裡面有一部分提到民國六十年代的「重慶四號」計畫,如此一來就可以將八里地區三百年來的軍事設施做一個概約的理解。









此外要感謝謝德錫老師的日治時期資料和李秉樺老師給我許多相關的網站資料,尤其是有關於清法戰爭以後的地圖資料當然這是以淡水河河口為主的地圖,不過不要忘了地圖裡面有一半是八里區,當然這也是重要文史資料來源,因為從地圖裡面可以看到渡船頭、沙洲、挖仔尾百年來的變化。

  最後是八里龍源里田野調查系列其中的一段「龍形三街-石壁腳」,其實並不是很長,最多也是1公里多吧!只是走在這種古道的感覺處處是驚奇,畢竟從現有的資料來做比對落差太大了。最大的意外是龍形溪的水源調查,發現水量比想像的大很多,尤其是龍形溪右側的山坡地,現在看起來都是旱地,不過在百年前就已經是水稻田了。當時這裡豐富的生態也是很驚人的例如;溪裏有鰻魚、鱸鰻、蟹、蝦、溪哥、九柑、苦螺等,水田有鱔魚、七星鳢(鮕鮘)等絲毫不遜色。短短的一段山路,洗衫崛、水圳、池塘、梯田、野溪、土地公、老樹、老宅、風水、山巒、地質處處都是田調的對象。上面所記錄的是兩則不同的田野調查資料,內容完全不同屬性,如何拿來用這才是最後的目的

現在回到我最常用的資料分析與重組。就以龍源里為例。

  八里區的十個里裡面,各里的人文與環境都有其特色,根據田野調查的經驗,我只要根據資料去找出各地區人群習慣性動線,就能體會出當地的人文特色,因此就根據田野調查所獲得的資料,做簡單的分區介紹。

(一)地名沿革與地形

()聖心女中、龍形五街(54)-石壁腳-龍形三街

()下寮(蛇仔形)、渡船頭、蛇仔形分教場、十一間(龍形路272-300)

()頂寮、媽祖路。

()獅子頭古道:清朝八里到五股新莊的古道。

()左岸:獅仔頭、釣魚台、獅仔頭遺跡、獅尾、秀山祠、赤土崛、海世界

關渡大橋、造船廠、艋舺溪、艋舺橋。

課程內容地圖


  在田野調查的最基礎的工作,就是參考1904年的台灣堡圖和1921年的地形圖,裡面除了地名名之外,還詳細的描繪了當時候的地貌和開墾的情況。根據百年前地圖的資料可以知道現在看到的樹林,以前都是水稻田。根據口述,我們現在看到的地貌,大概是民國60年到70年代之間開始慢慢地改變,當然也有可能是更早一點民國50年代就有變化。所謂50年代的變化在八里而言就是風水的濫葬,因此除了地圖之外,怎樣從老照片去判斷這種變化也是必須要的工作,另外還有一樣就是都市計劃也是改變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

以上是最近在八里做田野調查的過程簡介。

  路學、專題和環境教育場域的規劃是三芝區作為地方學課綱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並不是20年前就已經有了,而是經歷過許多的修正,才變成現在的課綱,同樣的路學和環境教育不見得適合用在其他的地區,如八里或者是石門。畢竟每一個區域有他自己的特色,怎樣做調整基本上還是取決於田野調查資料的屬性在哪裡,所以課綱的變化是取決於學員的需求和老師的思考模式。


 

社區大學開的地方學課程在實際的運作上,老師有許多工作可以做。

一、要有計畫擴充地方學的範圍。

二、整理收集田調資料,將資料課程化。

三、老師對地方學的目的要明確,才能和學員共同建立地方學。

四、有計畫的實施課程內容、計畫書。

五、要建立地方學的論述與架構。至於要花多久的時間,不知道。

六、老師要多聽演講、尤其是一些新的思維角度。

七、設定田調主題。

八、思考出一種在地人認識家鄉的方式。

九、文史、信仰、民俗、美學、地質、生態、環保、數位、網路等等都要涉獵。

十、要能夠分析一個地方的特性,在分析之前還要先學會如何觀察這個地方,如此一來分析的內涵才會有意義。

十一、學魚骨圖,還要繪說明圖。

十二、網站、部落格使用。

十三、善用在地人才。

十四、很清楚地方學的目的。

結語

對我而言,地方學的目的是:

「服務在地的居民」。

「厚植在地的文化厚度」。

「創造在地人的自信心與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