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

社區大學地方學課程提要

 認識三芝-社區大學地方學課程提要

地方學的史觀
土地、海與人:地理環境、生態、海洋、族群等等
地方史:史前文化、西班牙、荷蘭、清朝、日領、中華民國。

主觀的漢人歷史
鴉片戰爭1840  林則徐  不平等條約
黑船來航1853  械鬥 咸豐三 講到今(講嘎擔)
天津條約1860  淡水、基隆開港 (國際貿易)
明治維新1868  1867金山大地震(1970還在傳)
馬偕來台1881(宗教信仰)
清法戰爭1884  淡水之役(有這一件事)
甲午戰爭1894  乙割台1895(土匪事件)
維新1898
廢大租權1904  台灣堡圖
辛亥革命1911  中華民國 
五四運動1919  
滿州建國1932  大豆粕與茶葉(外銷)
日戰爭1937  太平洋戰爭
二戰結束1945

地方學的目的
「服務三芝的居民」。
「厚植三芝的文化厚度」。
「創造三芝人的自信心與氣質」。

社區大學開的地方學課程在實際的運作上地方、老師、學員有許多工作可以做
老師本身

一、要有計畫擴充地方學的範圍。

二、整理收集田調資料,且能資料庫化、課程化。

三、老師對地方學的田調方向要明確,才能和學員共同建立地方學。

四、有計畫的實施課程內容、計畫書。

五、要建立地方學的論述與架構。至於要花多久的時間,不知道。

六、老師要多聽演講、尤其是一些新的思維角度。

七、設定田調主題。

八、地方學的論述之一,思考出一種在地人認識家鄉的方式。

九、文史、信仰、民俗、美學、地球科學、生態、環保、數位、網路等等都要涉獵。

十、要能夠分析一個地方的特性,在分析之前還要先學會如何觀察這個地方,如此一來分析的內涵才會有意義。

十一、學魚骨圖,還要繪說明圖(我的習慣)

十二、地方學之網站、部落格Google blogGIS使用,照片與資料數位化。

十三、善用在地人才。

十四、很清楚地方學的目的。

十五、如何把願意來上課的這一群學員,培養成一個願意做地方田野調查的團隊,如此一來這個課程就可以延續下去。鼓勵學員書寫記錄。建立學員對地方的認同感。

十六、這是在寫歷史。用田野調查的資料作為地方學的基礎,然後再去尋找相關的文獻資料來證明田野調查資料的正確性與關聯性。所以地方學有兩種方式、講歷史與寫歷史,都行。

十七、終身學習

十八、田調資料要「多」、「廣」、「深」,如果要建立某個地方的地方學,得有「研究意識」,然後才能變成隨口說出大量資料的地方學「老師」。


學員
一、要和同學討論地方學的方向、內容。
二、建立學員對地方的認同感。
三、鼓勵學員書寫記錄。
四、學員就像讀研究所的研究生,要帶動研究的風氣、當然老師要有研究的企圖心。
五、適當的分配工作。
六、參與感。
七、田調的耆老與獨老。
八、

產值
興趣、信心、成就、服務。
一、文化種子志工。
二、出刊社區報。
三、專題小冊子。
四、社區QR Code。



心態
一、田調的資料本來就有可信度的問題,接受挑戰是必然的。資料可信度可能是70-90%,永遠不可能百分百。

二、先不考慮刊物文字書寫技巧,人人參與。

三、收集資料-利用別人的研究證明自己的歷史、不是當作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