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三芝學的論述

認識三芝-三芝學的論述

透過研討會可以讓全國的社區大學知道我們的課程—認識三芝和紀錄石門,在地方學的領域已經佔有一席之地。
這是一套論述,沒有論述田野調查就變得漫無目的。
我用三芝學作為論述的基礎,不代表其他地方都跟三芝一樣,各自有各自的論述,只不過是我會用自己的一套方式,是來解釋我們做這個的目的。

三芝學與地方學得論述包含:核心價值,精神與態度、研究方法、內涵分類、地方知識推廣、網路應用、最終的目的和用途。

田野調查、地方情感和邏輯思考。是三芝學的核心價值。也是地方學的核心價值。
地方:不是行政區域。是可以做的田野調查範圍。
學:動詞。
田調:口、心、眼、耳、手、腳。
紀錄:人、事、時、地、物。人、文、地、產、景。
整理:閱讀、分析。
利用:課程資料、網路運用、田調專集、文史專區等。
田調紀錄不會只有過去,重要的是當下,今天的田調是未來的歷史。想遠一點就是我們要留下什麼給我們的下一代。

課程名稱:淡水社大的「三芝與北海岸學」「認識八里坌」和萬金石社大的「紀錄石門-石門學」
課程的範圍:行政區域(三芝、石門、八里區)
課程內容:以田野調查的資料為主。田調的資料可以歸類為文史、習俗、信仰、生態、地球科學、美學、藝術、產業、災害、農業、社區、等等。

北海岸地科、北海岸溪流文化、分區特性、地名沿革、平埔番社、路學、藻礁、石滬、傳統民居、梯田與水圳、古道、建築美學、信仰與廟宇、客家族群、輕便鐵道專輯、創作文學、動植物生態、北海岸重大事件、海洋文化等。
環境教育場域之規劃也是需要的。

上課方式:ppt。使用大量的圖片。魚骨圖解說內容大綱。路上觀察學、閱讀地景帶進入課程主題。用路學、專題、地形區域(流域)的方式呈現。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自己住得地方有甚麼特色。
網路應用:部落格、臉書。三芝學架構。紀錄保存。閱讀。對故鄉的記憶。
三芝學的精神:要對當地有感情。有感情才有動機,有動機才能持久。
三芝學最終的目的和用途:就是
「服務三芝的居民」。
「厚植三芝的文化厚度」。
「創造三芝人的自信心與氣質」。至於氣質與信心是看得出來但是講不出來的。
地方學的第一個問題在於誰要去做田野調查。
如何用另外一個視野來解讀地方學是必然的方式。
地方學的課程是一個地方文化厚度的指標,因此如何克服各種困難在每個地方能夠開設這種課程,是有其需要的。

地方學是可以被挑戰的,也是可以被質疑的。

在做田野調查的時候,如果只做一次或者是一個地區裡面能夠訪問的人數有限時,類似這種田野調查稱做「隨機田野調查」,尤其是受訪者的年紀比較大的時候,往往無法確認田野調查的可信度,就需要再做第二次的訪談,甚至於還要做第三次的確認才能定案,若是還有疑問就要再詢問其他的人,直到有相同或類似的答案為止,這是田野調查最不容易做的地方。

  即使有再三的確認,那也只能確認一部分,有時後真的沒有辦法確認,但是還可以使用,這就是可信度的問題。所以田野調查的資料一定無法百分百得肯定,通常我上課時都會先聲明,如果有聽到同件事而有不同的說法時,是正常的。如果資料來自網路,那就要更小心確認了。會這麼說是因為田野調查本來就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常常說我們的資料可信度可能是70-90%,但是永遠不可能百分百。

 

石門、八里將來也會有自己的論述,這將不是由我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