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2017-10-02唭哩岸踏查(一)

認識三芝-2017-10-02士林-唭哩岸踏查(一)

  本日行程是參加士林社大呂理昌老師的課程,從劍潭捷運站出發到葫蘆堵三腳渡渡船頭,原本規劃去士林舊吊橋遺址,因為路線的關係就沒有去了,沿著基隆河右側走到百齡橋過百齡橋到毛少翁社史前遺址, 越過堤防社福宮,經過社子公園,社子國小,這裡以前稱做崙仔頂,再走天橋越過環河北路到淡水河邊,淡水河邊到洲美快速道路的左側,往焚化爐方向,中午本來預定在焚化爐午餐後來在洲美快速道路底下天橋用餐。

  焚化爐坐電梯到116公尺處,這裡是個觀景台,視野良好,可以來這裡觀賞士林、北投、社子、七星山、大屯山、小坪頂、關渡平原等地的地理景觀, 是個值得去的地方,當然往下看可以看到舊雙溪口五分仔港、以及北投磺港。下午沿著堤防外經過五分溪磺溪進入唭哩岸,從大同公司旁,進入唭哩岸,會經過唭哩岸老街,八仙圳最後在慈生宮結束本日行程。
 結束後被一群唭哩岸年輕人約去看他們的創作。這是在地年輕人和社區用詩和創作歌曲對故鄉感情的一種舒放。在創作裡面提到唭哩岸是「海岸」的意思,我當下就想太好了,有新的解釋。

不過我還是很有耐心的等我回家之後再上網查,唭哩岸的資料,結果發現很多人都用相同的解釋。甚至於還有看到有人把在挖掘唭哩岸石,發現裡面有貝殼化石,就當作這裡以前原來是海岸的證據,這裡的地質屬於木山層大約形成於2000多萬年前,連人類都沒有怎麼命名。

  終於看到1654大臺北古地圖的原始解釋,如下。結果問題還是出在伊能嘉矩。他自己都說臺北的番語已經是死語,那麼番語代表的意思,自然無從考證起。以田野調查的態度而言,知之為知,不知為不知,是個準則啊。追根究柢是學者的研究態度,但也不用加入太多自己的想像吧。

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oldmap/doc/Taipei/Taipei02.htm

14.        Kirananna
荷語拼音Kirragenan / Kieraanganon / Kerannanna / Kernannananna / Quiranganan
漢譯名稱:奇里岸、唭里岸、淇里岸、奇兩峰社。
一般考訂:臺北市北投區風度、立農二里。在唭哩岸山(一六四公尺)之南,石牌國小一帶。
本社雖是小社,但在本圖上卻繪有一排「豪華」的房子,後來的漢籍文獻常說:「淡水之開墾,自唭里岸始」,似乎反映唭里岸番社一帶,在荷蘭時代前後,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發展。
唭里岸社戶口表
    
一六四七年
一六四八年
一六五○年
一六五四年
一六五五年
    
──
30 (9)
40 (12)
35 (14)
50 (13)
關於「唭里岸」的地名起源,伊能嘉矩說:「當時淡水河(西班牙人所謂的Kimazon)擴展到此地(唭里岸)附近成一大湖,故地名似因起源於西班牙人將地形類似的菲律賓群島之北西灣(Bahia-Irigan,或Iligan)移用而來」[64]。可惜,戰後的地名辭書卻僅解釋成「唭里岸Ki-Li-Gän)即凱達喀蘭平埔族語之Ki-Irigan之譯音字」[65]。我雖然常嚴格批判伊能氏的錯誤地方,但對於他從世界史的觀點來解釋臺灣地名,卻可以贊同部份。因為,臺北的番語已經成為死語,從外來語言推測臺北地名,也許是一條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