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田野調查時看到的 小祠或者是甚麼小廟的建築物,通常有兩種可能一、土地公。二 、有應公之類的建物。
土地公廟很好判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座向,通常都是會朝著較高的地方也就是逆水, 有應公則是順水而建,當然凡事有例外,不過準確度至少在九成九以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問在地人。這樣子去判斷確度最高,至於是不是跟平埔族有關係,這又是另外一個判斷的方式,通常除非有直接的 證據,可以很明確的說出由來,否則從田野調查的角度上來上來看,未經求證的事情是很難去下定論的,更何況是 跟平埔族有關的論調。 這是我做田野調查的一貫態度,有直接證據就引用直接證據,口述歷史是直接證據的一項要件,但是有時候甚至需要交叉比對才能定調。
在4/12和陳國龍老師以及高豐瑞老師的帶領之下,第一次見到這間神祕的小廟。以我的功力實在沒有辦法只看一次就判斷是平埔族的小祠。在下課後我和高豐瑞老師去拜訪劉孫福先生,他今年已經九十歲,有提到這間神秘小廟是「無主小廟,而且是空的,原有遺骸已經遷到公有納骨塔。
另一方面,目前可以查到的文獻資料裡面並沒有「馬鋉舊社」這個番社名稱,為什麼我查不到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孤陋寡聞」。
不過 我可以查到的文獻裡面,在瑪鋉溪口曾經有一份契約書提到地主必須要繳番大租給番社,這個番社不是「金包里社」也不是「大雞籠社」,而是非常遠的「毛少翁社」。如果用這一份契約書就可以當作證據判斷現在的萬里瑪鋉溪口是毛少翁社的土地範圍嗎 ?如果是別人可能會用這樣子做判斷,可是事實上有一個先決條件,也就是如果我們的樣本只有一個,只能解釋說毛少翁社人不知道為什麼有土地在這裡。那麼麻少翁社還有其他的土地不在他的社界之內嗎? 有,在另外一份古文書裡面,毛少翁社人的土地在現在的阿里荖, 阿里荖在文書的分類裡面可以發現應該是屬於金包里社的土地,可是麻少翁社卻擁有這裡的土地,這和瑪鋉溪口一樣, 只能解釋說有麻少翁社人,擁有一部分土地不在他們的番社社界以內。為什麼?只能說不知道。
「相信自己的田調資料」「二次求證」這是田野調查的守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做為田調結論的第一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