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雖然屬於環太平洋島弧,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接觸地帶,但火山甚少,主要分布在台灣北端與東北角,其中又以大屯火山群為主,現在所見三芝的地形,可說是大屯火山群形成之後,不斷的風化侵蝕下的產物。大屯火山群第一次大約爆發於250-280萬年前,結束於30-50萬年前左右。
因此可知形成三芝地貌的原因有,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接觸推擠之後,地層斷裂火山爆發,又因為推擠的方向,大致上是東南朝西北向,因此造成大屯山脈稜線大致是東西向。另一方面是大屯山脈的火山熔岩噴發與流動方向是朝西北向,所以三芝的地勢是東南朝西北傾斜地形,最後是自然的風化侵蝕就形成三芝稜谷相間的地貌了。
三芝位於大屯火山群的北緣,背山面海,地勢由南向北及西方逐漸降低,且呈階狀地向海洋方向緩降,內陸山崙直達海岸線,平地面積不大,海邊靠海成三角形開展。鄉內全部屬於大屯火山群周緣的火山碎屑岩低緩裙狀地形,在全省地形中自成一格。本鄉這種地形面積廣大,且在整個大屯火山群中無出其右者,其表面受放射狀溪流切割後,形成一崙一溪、稜谷相間、井然有序的地形景觀
(一)山峰
用「橫看成嶺側成峰」來形容大屯山脈是最佳的寫照,從三芝可見的大屯山脈一列排開有竹子山、嵩山、小觀音山、菜公坑山、烘爐山、面天山、向天山、大屯山。若從觀音山看大屯山,只能看到面天山、向天山。反之從金山看只有竹子山了。不過古人在描述大屯山脈時,則是從淡水的角度來形容;大屯山又稱大遯山(最早稱奇獨龜崙山),自「小雞籠山」「蜿蜒而來」。如果我們站在淡水的漁人碼頭,很清楚可以到大屯山,是從三芝境內的二坪頂山(台地)和最遠的竹子山延伸而來。所謂小雞籠山是指番社「小雞籠社」那個地方的山,這從1654年的大台北古地圖可見到兩個山脈的相對位置,或許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二坪頂山(台地)。
竹子山:竹子山海拔1103 公尺,為大屯火山群第二高峰,山型獨特容易辨識,且十分壯觀。為本鄉與石門鄉、金山鄉界。竹子山所指為「箭竹」,這是三芝鄉人最喜歡吃的箭竹筍。有人把「箭竹筍」錯寫成「劍竹筍」。竹子山是軍事管制區所以無法進入,從二坪頂走大、小銀紙坑上中湖戰備道可到稜線。
嵩山:海拔989公尺。嵩山介於竹子山右側相連稜線與小觀音山之間,從三芝看不易辨識,因三者缺乏明顯界線,可能是一系列裂隙噴發所形成。嵩山無明顯的火山口,最有可能是已被侵蝕殆盡,是一個複式火山。為本鄉與台北市北投區界
小觀音山:海拔1072公尺 。火山口位於小觀音山頂部,大致成圓形,是大屯火山群中最大的火山口,直徑1200公尺 ,深度300公尺 ,舊稱「桶湖」。火口朝西北,是大屯溪的源頭之一,由三板橋進入火山口,火口緣成為本鄉與台北市分界。從三芝所見是小觀音西峰,火山口稜線上有許多天線,有民視、華視、、中視、中廣、台視等發射台及軍事設施。火口壁陡峭,稜線大部分生長箭竹,只出露少數岩層。火山口內還相當平坦,最早曾經有人在此種茶葉,遺址還在。因狀如筆尖,當地人也稱其為「筆子嘴尖」。
菜公坑山:位於大屯自然公園旁邊,菜公坑山包括三個小山頭(北方小山頭又名草凹山(標高886公尺),西方小山頭稱百拉卡山,又名枕頭山(標高911公尺),東方小山頭標高901公尺)上有一反經石。火山口位在三個小山頭之間,火口緣受顯著切割,形成朝南和朝西北的火口瀨。
烘爐山:烘爐山因火山口形似舊式烘爐而得名。錐狀火山海拔620公尺 ,圓形火山口位於烘爐山頂,直徑180公尺 深度10公尺 ,底部積水成小水池,滿佈墳墓最早建在道光六年,有一間土地公廟和水井。火口緣大致等高,呈平台狀。不明顯的火口瀨位在火山口西南西側地勢較低的位置。火山口附近可見明顯的岩漿流通道,十分特殊。
烘爐山位於本鄉興華村,從101甲 公路有小路直上,步行約40分鐘。是本區唯一由玄武岩構成的火山,玄武岩來自岩漿庫中演化較少較深的地方,在火山體側邊上升噴發,因此烘爐山可能是大屯火山體的另一個寄生火山(parasite volcano)。
烘爐山噴發出的岩石稱玄武岩,為北新莊地區最大的特色。
大屯山:海拔1081公尺。大屯山又稱大遯山、奇獨龜崙山。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則將「大屯山」寫做「大洞山」。從本鄉北新莊101甲公路可到大屯自然公園,停車場旁有路直達山頂,視野良好,晚上適合觀星賞夜景。遠眺三芝、淡水河、觀音山、林口台地、台北盆地堪稱第一夜景。
豬母坪山;763m ,無基石,也無山頂標示牌,火山口尚可辨認。
鶯仔鼻山:830m ,無基石,山頂是塊巨岩。展望絕佳。
海尾山基點,56m 。三等三角點727號。竹林間無展望。
小坑山基點,154m 。三等三角點945號。位於社區籃球場鐵絲網外路邊。
菜頭崙山頂,1039m 。圖根點,基點已斷頭,且字跡無法辨認。旁邊有個水泥柱,比它顯眼多了。山頂標示牌綁在水泥柱上,此山又稱竹子山前峰。
小觀音山北北峰,高約1040m 。在菜頭崙山頂和小觀音山北峰之間。
小觀音山北峰長形頂部之一點,高約1058m 。
小觀音山西峰基石,1043m 。
至於,淡水廳志/正文/卷二 志一 封域志/志一 封域志;在大屯北二十餘里曰小雞籠鼻頭山,山下有石,中空如門;為石門。
(二)台地
這種地形是熔岩從火山口流出,冷卻之後形成的台地,最早流出的岩漿流的最遠也在最下面,二坪頂、橫山、圓山頂、車程等地區均是。其中又以二坪頂、橫山和頭圍延伸到富貴角入海,三層台地為難得一見的火山地形。
(三)稜谷
數十萬年來經過不斷的風化侵蝕,從八連溪以西到大屯溪之間形成許多的稜-谷地形,造成許多道路都是開在稜線上如北7(大湖路),北九(海福路)北13-1(陽光路),這也是北海岸的特色。
(四)平原
三芝必較大的平原地形有古庄、新庄,埔頭、埔坪古稱「小基隆洋」。八連溪兩旁農田,現在看相當平坦沒有大石頭,那是民國七十年代,農民都賣給老梅的碎石場,也是一筆相當不錯的收入,最早的農田因為石頭太多,每一塊水稻田面積都很小、小到連碌碡都無法使用。尤其是現在的福德水車公園旁,以前稱漏坑口。
至於後厝村的「大片頭洋」,面積不大。大部分屬淡水鎮的屯山里。
(五)溪流
八連溪:發源自竹子山、嵩山、柳仔南等山,上游有三大支流木屐寮溪、內柑宅溪、茄苳溪。全長11公里源自圓山村、福德村、八賢村、埔頭村、從古庄村出海,為三芝第一大溪流。
新庄子溪:新庄子溪全長約九公里留經橫山村和新庄村,在橫山村境內稱大坑溪,新庄村境內稱新庄子溪。發源於二坪頂的「石門仔崎腳」,就是現在的青山路(北15-1)流浪狗收容所,溪源頭右邊是二坪頂台地,左側是陳厝坑頭,二坪頂台地地勢高聳,遠從淡水可見,二坪頂台地與大坑溪谷之間的斷崖地形,也是三芝最大的斷崖地形。
新庄子溪在民主公王廟前和埔頭坑溪(陳厝坑溪與埔頭坑溪)會合,不遠處即出海口。溪口舊稱社寮港,早年為三芝的重要對外貿易港口。
海尾溪:發源自圓山頂,經圓山村、福德村、錫板村入海稱錫板港。與社寮港同為三芝對外出入港口。
北勢溪:溪流很短,在海尾溪旁,屬後厝村。
溝仔溪:顧名思義短而乾涸的溪溝。
大屯溪:大屯溪下游屬淡水鎮,從店子村溪底以上屬三芝鄉。源自桶湖與羅厝坑,水源充沛灌溉面積遼闊。
崁底溪:老梅溪上游發源自二坪頂的鶯仔鼻,水勢湍急,溪底有冷泉。
名稱
|
新庄子溪
|
八連溪
|
海尾溪
|
北勢子溪
|
長度公度(公里)
|
8
|
10.7
|
7
|
4
|
流域面積(平方公里)
|
12.36
|
16.41
|
6.12
|
2.76
|
(六)海岸
本鄉海岸線長約7.3公里,全部海岸都是岩沙混合地形,沿海岸的後攤部分為沙丘地,寬約有一百公尺。三芝的海邊原本在潮間帶擁有大面積的咾咕俗稱「藻礁」。
台灣四周環海,全島海岸線約1200公里,有海岸砂丘發育分布的海岸線長約250公里月佔全部海岸線的24,由於受東北季風影響海岸地區有廣大的沙丘分布面積約50000多公頃(張政亮1995)
根據資料,淡水河河口北側海岸主要構成物質為大屯火山群得火山岩屑堆積物,三芝附近的沙灘原,部份來自淡水河口,因潮流關係被帶至此,。部份沙原來自三芝的溪流八連溪、海尾溪等,當然因東北季風影響也會把附近溪流的沙粒往西帶到沙崙湖一帶。而沙崙湖則是北海岸最後的一塊沒被破壞的海岸沙灘地,尤其是植物生態。
參考資料 (取自/陽明山國家公園地質風景記事調查研究。)
第一階段的噴發活動
大約在 280萬年前,於今天大屯火山群東部有一座早期的丁火朽山,大小要比現在所能看到的丁火朽山要大上許多,位置則要稍微偏西邊一些。由於是初期的火山爆發,為了衝開地表的岩層,地底深處的岩漿一定蘊釀了很久,蓄積了很大的力量,所以在爆發時,威力十分強大。在經歷一段不算太短的時間,可能是數天或數星期,強烈的爆發活動將大量的火山碎屑物噴到空中,這些火山碎屑物在落到地面後,常沿著已經形成的陡削火山丘體向四面八方急速地散佈奔流。
原始的大屯山
另外,在大屯火山群的西半部,大約是今日大屯山的位置,地下深處的岩漿經過了許多次的嚐試之後,終於在 250萬年前衝開了地表的岩層,形成了第一階段的另一次噴發活動,構成了一座原始的大屯山。
可能是岩漿在大屯火山群的東半部已使盡全力完成首次的火山爆發,在西半邊的岩漿體噴出力量就顯得薄弱些,只產生了少量且局部的火山碎屑岩,散佈在今日大磺嘴地熱區的附近。此後,大屯火山群便歸於寧靜,一直隔了150~160萬年才又有了第二階段的噴發活動。
第一期的火山活動80萬年前
第一期的火山活動大約在80萬年前於今日的竹子山亞群有零星的噴發活動,展開了第二階段火山噴發的序幕。厚層的熔岩流構築成竹子山的基底,這層熔岩流相當厚而且分佈極廣,極可能是由裂隙式噴發所造成的,自鹿角坑溪往竹子山回溯到源頭─楓林瀑布就可以看到這層熔岩流,但是被後來產生的各火山活動產物所覆蓋住,所以在竹子山附近不易找到這層熔岩流,一直要到北海岸的富貴角及麟山鼻才看得到。
竹子山海拔1094 公尺,為大屯火山群第二高峰。其北峰高達海拔1079
公尺,與海拔1031 公尺的前峰相連,十分壯觀。八十萬年前至60
萬年前,首先噴發的是竹子山亞群,分布極廣的熔岩流構成竹子山的底部,
而到了70 萬年前左右,是大屯火山群噴發活動最猛烈的時期(王文祥,1993)。
竹子山沒有很明顯具體的火山錐外型,主要由熔岩構成,內夾火山碎屑岩,
從側面看,層層相疊的山脈構成了竹子山的主體。
第二期的火山活動70萬年前
另外,在西半部,竹子山延續了早期的火山噴發,又在70萬年前持續地產生了一組顏色較淡的安山岩質熔岩流,自小油坑後的陽金公路上往金山方向看過去,可見到竹子山峰巒層疊的景緻,就是這次火山活動所產生的厚層熔岩流所形成的。
此時七星山及小觀音山不甘寂寞,也在同時產生噴發活動,使得整個大屯火山群熱鬧非凡。小觀音山的噴發活動,就不是這麼安靜了。它不僅炸出了一個直徑 1.2km的大火山口,也在噴發期間丟出來一大堆10cm以上的火山彈,這些火山彈在現在的北新莊附近還可以看得到,呈圓形或是尖梭形,表面有許多形狀不規則的氣孔。
地質學家們發現,在地下深處,有的地點溫度比較高,在那兒的地下物質熔化了,便成為岩漿。岩漿比周圍的物質輕,所以會向上浮,從地殼的裂縫流到地球表面來(陸地或海底),這時科學家便改叫它為「熔岩流」。這些熔岩流有的比較黏稠,噴出地面時流動很慢,冷卻後可以形成像日本富士山那樣的錐形火山;有的熔岩流比較稀薄,流動性好,噴出地面很快向四方流走,冷了就形成一片高地。
火山裡面除了熔岩,在地下深處,可能還有殘餘的熱或含硫的氣體等。
岩漿的主要成份是矽酸鹽類,是以氧、矽和少許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此時七星山及小觀音山不甘寂寞,也在同時產生噴發活動,使得整個大屯火山群熱鬧非凡。小觀音山的噴發活動,就不是這麼安靜了。它不僅炸出了一個直徑 1.2km的大火山口,也在噴發期間丟出來一大堆10cm以上的火山彈,這些火山彈在現在的北新莊附近還可以看得到,呈圓形或是尖梭形,表面有許多形狀不規則的氣孔。
地質學家們發現,在地下深處,有的地點溫度比較高,在那兒的地下物質熔化了,便成為岩漿。岩漿比周圍的物質輕,所以會向上浮,從地殼的裂縫流到地球表面來(陸地或海底),這時科學家便改叫它為「熔岩流」。這些熔岩流有的比較黏稠,噴出地面時流動很慢,冷卻後可以形成像日本富士山那樣的錐形火山;有的熔岩流比較稀薄,流動性好,噴出地面很快向四方流走,冷了就形成一片高地。
火山裡面除了熔岩,在地下深處,可能還有殘餘的熱或含硫的氣體等。
岩漿的主要成份是矽酸鹽類,是以氧、矽和少許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錐形的大屯山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錐形的大屯山約在50-70萬年前形成,其山形呈南北走向。50-70萬年前原始大屯山再度爆發,形成現在所見的大屯主峰、西峰和南峰。原來的火山口反而位於三峰和中正山之間。
•第三期的火山活動
到了距今50萬年到30萬年間,各火山的威力已減少許多,不足以再轟轟烈烈地將岩漿炸得滿坑滿谷都是,只局部地溢流出熔岩流,形成小型的火山丘,如大屯山亞群的烘爐山、菜公坑山及面天山,約在40萬年前形成,由於噴發活動並不劇烈,所以仍能保持完整的鐘狀火山外形。
烘爐山與面天山
•可能是延續大屯山的活動在50-30萬年前爆發出烘爐山、菜公坑山與面天山之後大屯火山群完全停止噴發
安山岩與玄武岩
安山岩:地底的岩漿經火山爆發,所噴發出來的岩漿團塊,冷卻下來之後,就是安山岩。其冷卻速度較快。
玄武岩:岩漿沿著地表板塊的裂縫,慢慢的湧流出來,逐漸凝固而成,其冷卻的速度較慢。 玄武岩是來自地殼以下,地函的上部。這裡的物質部份熔融,形成岩漿,冒出地面成為熔岩流,冷卻固化後就叫做「玄武岩」。因為它來自地球深部壓力很大的地方,冒出地表後壓力驟減,些許的氣體就膨脹成明顯的氣泡了
浮石
輕石是一種熔岩,內部充滿了氣體形成的泡泡,因此很輕可以漂浮在水上,所以又稱為浮石!
侵蝕
所以今日所見的七星山,乃至於整個大屯火山群的地貌,至少都是三十萬
年來風化侵蝕作用下的殘存形貌。若以台灣北部年平均侵蝕率為3mm計算,
則三十萬年間大屯火山群被削去的高度當有九百公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