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2013-08-13濱海之村--錫板、後厝

鑾堂信仰儒宗神教之祖廟
在淡金公路大家好加油站前的北9公路(海福路)路口,有一座題名為「錫板智成堂」的牌樓,從這裡進去大約三百公尺就是錫板智成堂。看起來似乎很不起眼,不過別小看智成堂,它不只是三芝最古老的廟宇,也是鑾堂信仰儒宗神教之祖廟。
三芝地區的民間信仰,從漢人入墾(1735年左右)以來,因祖籍的不同在鄉內各地區產生很大的差異,也就是說各地區有其代表性的神明。這些神明之所以被奉祀為當地的代表,自然有祂的理由。不過有個共通點,那就是這些神明能夠解決居民因天災、人禍、瘟疫、疾病等一切無法掌握的問題。這種需求一直延續到日治初期,這時期在一些仕紳、儒生所主持之下,創立「智成堂」以扶乩方式所出的「鸞書」或「善書」,以儒家倫理為主, 勸善的功能多,民間信仰的色彩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民間信仰裡面,最特別的是屬於恩主公信仰的「智成堂」,智成堂源自淡水行忠堂,屬鸞堂系統之一支脈,然而發揚光大鑾堂的卻是由「智成堂」開始,尤其是楊明機在民國八年扶出「儒宗神教」,儒宗神教變成鑾堂正式名稱。甚至在1978年全省五百餘位鸞堂負責人, 齊聚日月潭開會, 決議成立「中華民國儒宗神教會」。
建堂沿革:
緣起於宜蘭縣長江望洋,由甘肅傳來於宜蘭。初設新民堂於文廟側。後繼建立碧霞宮皆官紳富商以組成之。多方開堂,濟世造書,受度者不少,感化者殊多。而智成堂倡自庚子。由儒生郭石定首倡,向淡水中寮行忠堂呈請分堂,於是假今媽祖宮旁林氏甘娘民房,創設鸞堂,堂號「智成堂」。安奉五恩主。
書成節義寶鑑,至甲寅第二次中興,建堂錫板海尾得宜蘭碧霞宮,正鸞陳子登第指導鸞法。頭圍喚醒堂筆生,呂子啟迪善通神意。說明智成堂向淡水中寮行忠堂呈請分堂。而鸞法則得自宜蘭碧霞宮與頭圍喚醒堂。


沿革:錫板村原係由海尾村和小坑村合併而成。轄海尾、南勢崗、山豬窟一部分、小坑、番婆林、栜板頭等小字名。錫板源自於平埔族語舊稱「栜板」,清光緒時期稱錫板莊、日據時代改錫板庄。本村主要河川為錫板溪(海尾溪)。
「錫板」一語可能源自荷蘭人文獻裡的「KIPAS」。
錫板:西元1655年的荷蘭文獻;淡水「城 之後,有高高的平地及深谷,北投、林仔、及錫板等社的番人,每年在那裡種作稻米。」
錫板:乾隆51(1786)7月的契約書中出現「栜板車路」
嘉慶20 (1815) 的契約書中出現「栜板大崙」
光緒8(1882)11月的契約書中出現「殺板坑沙拔庄」地屬大屯社
道光11(1831)11月的契約書中出現「小圭籠庄海尾」
地名沿革:
        
舊地名
    新地名
1655
Kipas
錫板
乾隆51年(1786年)
栜板車路
錫板
嘉慶20 (1815)
栜板大崙
錫板
道光11(1831)
小圭籠庄海尾
海尾
光緒8(1882)
殺板坑沙拔庄
番婆林
光緒13 (1887)
芝蘭三堡錫板莊
光緒21 (1895)
芝蘭三堡錫板庄
大正9  (1920)
三芝庄新錫板
民國35 (1946)
      錫板村
民國67 (1978)
      錫板村


小地名
1887
1895
民國35  1946
民國67 1978
芝蘭三堡錫板莊
海尾村
小坑村
錫板村
海尾、南勢崗、山豬堀小坑仔、番婆林、栜板頭
海尾、南勢崗、山豬堀
小坑仔、番婆林、栜板頭
海尾、南勢崗、山豬堀小坑仔、番婆林、栜板頭
地形:本村以錫板溪(海尾溪)的河谷地形為主。北九公路(福海路)俗稱錫板崙,從錫板到土地公埔(黑得公仔)長3.5公里,為丘陵地適合種茶。
面積:本村面積4.95平方公里
人口:998
交通:台二線沿著海岸線穿過本村,北九公路(福海路)在黑得仔公接101公路。福湖路連接黑得仔公和大湖。
智成堂:初創於民前十二年,由郭石定首倡,並得張子清,江盛元二善士之協力,由淡水中寮「行忠堂」刈香至本鄉。在今福成宮旁,林氏甘娘房創設鸞堂,號為「智成堂」。安奉武聖南天文衡聖帝關,南宮孚佑帝君呂,九天司命真君張,先天豁落靈官王,精忠武穆王岳等五大恩主香位,共鄉民參拜。民前十一年,著「節義寶鑑」善書,勸世救劫,書頒宇內。「節義寶鑑」成為三芝最早的一本善書。
    民國二年智成堂分小基隆及錫板兩處,錫板先建廟堂號仍用智成堂。於現址請楊救貧地理師擇地,另由楊元章定分堂。民國三年工程告竣奉五恩主入火安座落成典禮。民國九年安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牌位,俾仰瞻文武之道。民國四十五年,由楊明機主鸞,著作「六合皈元」,再版「儒門規範」兩書,對鸞門頗有貢獻。民國七十二年,與三芝智成忠義宮重刊「節義寶鑑」。智成堂以著書普化施方濟世深植民心遠近聞名參拜者眾。
楊明機得恩主鸞示「儒宗神道統克紹真傳法門於智成」。「儒宗神教法門」之始。

錫板港:也就是今錫板溪(海尾溪)入海口,芝蘭橋頭(14號橋)處,棧間位於海尾14號。在早年三芝到淡水,尚未有公路時出入淡水,除了走路外就是坐船;載貨的主要方式則是靠海運當時三芝的主要出入港友社寮港及錫板港而錫板港則是今天錫板、古庄、埔頭、埔坪、後厝等地的主要出入港。從淡水台北載來的磚瓦等建材及民生用品載此上岸,再從這裡載米茶葉等農漁產品到淡水或台北。記得當年台北天后宮的媽祖(福成宮的二媽)也是坐船從這裡上岸的。

頂、下滬:這兩個石滬位於今錫板村南勢崗從玉堂海釣場到大家好加油站海尾溪口為止,長度分別為1000尺與1500尺左右。據林聰吉先生說這兩個石滬是在他祖父林文學就有了,所以說這格石滬應當有百年的歷史了。據說當時要七八個人前後花了三千多次「流水」。一次「流水」就是漲退潮一次,一天有兩次漲退潮就是「兩流水」,加上晚上不能工作,前前後後共花了三到五年的時間才完成。石滬高度4尺寬度從3尺到6尺不等,視潮流大小而定,所用石頭動輒千於斤小的上百斤。石滬內要做數個人工漁礁,這是讓魚進到石滬內時,除了覓食外尚有藏身之處,如此一來魚不會因為無藏身之處,而趁著「翻流」也就是退潮時離開石滬。至於漁獲的收入聽說不比種田差,曾經捕過兩百多斤的鯊魚,平常每天收個三、五十的斤的魚送到淡水魚市場,有一位叫「楊仔目」的人不管多少都會收購。捕獲的魚以烏魚最多約佔八成其他的魚都有。

豬公埔:位在今「熱帶與」社區後方相思林內。原來在日據時期九年一次的祭祀大道公輪值「賽豬公」,三芝地區並不是在三芝街上舉行而是在此舉行,而且這裡以前是片草埔所以稱豬公埔。光復後第一次「殺豬公」在山豬窟舉行,以後就遷到三芝街上舉行。至於為何「殺豬公」會在豬公埔,而不是在三芝街上舉行,其原因是大道公信仰是同安人的主要信仰,而新庄、大坑、陳厝坑、埔頭坑、八連溪等客家人居住的地區不拜大道公。也可能以前三芝街上同安人比客家人少,所以就在同安人聚集較多的錫板村舉行。而遷往三芝的原因據說是(一)三芝庄長盧根德認為遷往三芝街上會比較熱鬧(二)客家人常受贈同安人的豬公肉,為回贈豬公肉也加入同安人的祭拜大道公信仰。如此一來在三芝街上信仰大道公的人越來越多
郭姓祖厝(海尾翹脊)
位大嘉好加油站前山腳下,惜本宅已全毀荒草煙蔓,僅存院門但也是三芝惟一的一座有槍孔的院牆。竹節窗戶、拱型門,雕花斗拱可惜已毀,若能保存完整,其藝術價值堪稱三芝第一。就記憶所及三芝本來有兩棟有燕尾屋脊的老宅,一是本宅另一棟是新庄村的江姓祖厝,可惜這都已經看不到而且僅存在老一輩人的記憶當中了。

鄭厝
錫板村小坑127號(內寮):如果說圓窗江姓祖厝和北新庄盧氏祖厝是一位大家閨秀,本宅則可說是小家碧玉。寬敞的內埕用灰泥塑的屋脊,白色山牆上的裝飾,給人有一種清新脫俗、安雅優逸的感覺。本宅是目前三芝保存最完整的三合院古厝。
錫板村(外寮):
黑瓦厝:在三芝一帶屋頂用的瓦都是紅瓦,所以紅瓦是最普遍的建材。但是在錫板村33號本宅使用與紅瓦形狀大小一樣,顏色是青灰色的瓦,因為遠看成黑色的屋頂故稱黑瓦厝,後來就被沿用為地名。事實上這種瓦和日式建築使用的黑瓦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三芝有一位人稱「黑瓦土」的羅金土先生就是專門生產「日本黑瓦」。
本宅不僅是取材與眾不同,它可是一棟具有兩對護龍的豪宅。目前大部分已經損毀僅剩正廳尚完整

土地公廟:「長興宮」建於光緒九年(1883年),位於鄭厝下方,往蕃婆林小徑旁。本來這裡也有吃福頭一年四次,二月初二、四月初八、八月十五、冬至。後來有一年是兩人合辦,事後有一人不願出錢,終至不了了之。
南勢崗:一般而言所有已知的資料顯示,南勢崗是指相對於古庄的南方而言。甚至於有一說,因古庄的南方太陽西下時,這個方向一片白光又稱「南勢光」,因河洛話的「光」與「崗」同音故得名。不過南勢崗並不是在古庄的南方而是西方。以地理位置來比較,南勢崗是在營盤的南方的小山岡有一三等三角點,似乎比較合理。

栜板頭:也就是錫板頭,錫板溪的上游鄰福德村的後店。乾隆嘉慶時鄭、陳、孫三姓所闢。錫板溪在此分成二支流一條往後店方向,另一條往圓山頂的大水窟。
番仔:「錫板」既然是平埔族語,那就表示有平埔族人居住在這裡至於這些平埔族人屬於那一社就有待查證了。番仔棚位在於錫板村榆園別墅的整個斜坡面,這地名已經很少人知道了。
營盤:位於南勢崗站牌旁,進入玉堂海釣場,有一土地公廟前,有一小水溝為界,以北稱營盤以南稱南勢崗。據乾隆二十三年地圖裡出現小圭籠塘,安兵五名,極有可能是指這個地方。因為一般而言營盤是指有駐軍屯墾的意思。而和營盤為鄰的車路崎、古庄方向土名稱「圭籠」。而不是「小圭籠仔」。
參考資料
/臺灣文獻叢刊/一二九 臺海見聞錄/卷一/田賦  諸羅雜志云:
鎮營之兵,就所駐之地,自耕自給,名曰「營盤」。
海尾:在討論完「小圭籠社」和「雞籠社」以及「營盤」和「南勢崗」之後似乎要說明海尾就比較容易了。因為在地圖上畫了一條從今淡水經圭柔山社,外北投社,小圭籠塘,金包裡塘到雞籠的道路。以今天而言從外北投社(大屯社),經番社後到11號橋(北勢橋)附近,看到海為起始點那麼海的尾端,就是今天的大家好加油站附近通稱海尾。
番婆林:指海尾溪以西到大湖路(北7公路)之間的坡地,早年有平埔族婦女居住於此乃稱番婆林(竹林)另外尚有番子崙、番社後等與平埔族有關的地名,居住在這裡的平埔族應該是屬於淡水大屯里的大屯社,而不是小雞籠社。日據時期本地區盛產茶葉出名。


北海之寶「藻礁與石花」
在芝蘭公園的海邊退潮時,會發現外海的咾咕比裡面高,形成一面積頗大的積水區。其實三芝的海邊原本在潮間帶擁有大面積的咾咕,咾咕是製造石灰的原料,因此燒石灰曾經是三芝的工業產品之一。經過數十年的挖取咾咕,三芝的海邊就變成這付模樣,所幸石灰在建築上的需要越來越少,三芝的海邊的咾咕,才得免於無止境的破壞,而燒石灰也和燒木炭一樣走入歷史了。
咾咕:咾咕不一定是珊瑚,事實上它叫做「藻礁」。
這些藻礁主要是由紅藻類裡面的「珊瑚藻」所建造的礁體,當然藻礁上面,還是有一些珊瑚的小群體,由於大多是以藻類為主,所以在生物分類學上,我們把它叫做藻礁。
珊瑚礁和藻礁的分別,兩者在結構上當然有很大差別,像珊瑚成長的速度比較快,建造礁體也比較堅固、堅硬,而藻礁雖然有很多型態,其構造也不盡相同,但普遍來說珊瑚藻都很薄的,薄薄的一層一層疊起來,生長速率就比較慢,根據學者調查,要生長到六十公分的厚度可能需要二千年以上的時間。
另外,每年春天三芝海邊會長滿海菜等海生植物,當他們死亡以後,並不會完全腐爛掉,會殘留一些鈣化的物質,再加上由無節珊瑚藻所建造的礁體,經年累月的成長就變成長達數公里的咾咕了。
藻礁就是生物礁的一種,任何生物只要可以堆積碳酸鈣的骨骼,骨骼堆積又夠大,能夠抵抗波浪的構造,就把它叫做生物礁。如果是以珊瑚建造的礁體,就叫做「珊瑚礁」,如果是以藻類建造的,就叫做「藻礁」。
三芝附近一直到石門,藻礁的分佈就比較廣,其長度大約綿延十公里,最寬處大概有一百一十公尺,因此一區域的海流比較強,水質污染情況還沒有嚴重惡化,所以生長的狀況還比較好,現在還有部分珊瑚藻礁繼續在生長。(摘自台大戴昌鳳教授研究)



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三芝有山又有海,所以兩邊通吃。山上吃箭竹筍,海邊吃石花
石花不是花,石花是一種生長於海岸潮間帶深褐色的藻類,但通常位於潮間帶最外海,也就是低潮線附近至潮下帶3-10米水中,因此平常不管漲退潮都不太容易由站在岸邊直接摘取,而是必須浮潛到海中較深的礁岩去拔取。石花在海底都是大片大片聚集生長,並於每年國曆45月間盛產,只要在這個季節來到三芝,就經常可見在地居民下海採石花,且於路邊曝曬石花。
石花喜歡生長在水質乾淨且水流湍急的海域,三芝因為沒有污染源且綿延數公里的藻礁,自然的提供石花菜生長的最佳環境。另外石花的生長好壞,和當年度的氣候有關係,水溫越低石花長的越茂盛。今年是個暖冬年,收成就不如往昔了。
石花為一種多細胞藻類,屬紅藻的一種,植物體因含有大量的藻紅素,因而遮蓋了葉綠素而呈紅色,為扁平細線狀藻類,常附生在海岸岩石上。根據資料台灣的石花大致可以分成「鳳羽菜」、「大本菜」與「小本菜」3種。其中鳳羽菜外觀如扇狀珊瑚、又似羽毛,摸起來非常細緻柔軟,是品質最好的石花菜。大本菜則長得彷如硬珊瑚,一枝一枝外型明確且較堅硬,小本菜則少見。除了「鳳羽菜」之外,我們通稱「石花舅」親戚的意思,不摘來吃。
許多年前我在日本吃過石花,攤販上的看板寫天然的海草,味道和自己摘的一模一樣。自己做的石花凍加的水不會太多,所以比較有嚼感,另一方面也比較有海的味道「海草的腥味」,有的人吃不習慣。所以要加一些檸檬、蜂蜜或者是加入一顆奶球味道就會變的特別好吃。


沿革:清光緒時期稱後厝莊、日據時代改後厝庄。光復後分成北勢村與陽住村之後又合併為后厝村。后厝與北勢子相鄰剛好位於番子棚的背面。如果說后厝是位於平埔族厝之後面,應該是指番仔棚的後面比較接近。
道光二十年(1840)契約書中出現(番子崙大湖口)
地名沿革:
        
舊地名
    新地名
道光二十年(1840)
番子崙大湖口
番子崙 大湖
光緒13 (1887)
芝蘭三堡後厝莊
光緒21 (1895)
芝蘭三堡後厝庄
大正9  (1920)
三芝庄後厝
民國35 (1946)
     北勢村  陽住村
民國67 (1978)
      後厝村

小地名
1887
1895
民國35  1946
民國67 1978
芝蘭三堡後厝莊
北勢村
陽住村
後厝村
大片頭、北勢子、土地公坑、陽住坑、番仔崙番社後
大片頭、北勢子、土地公坑
陽住坑、番仔崙番社後
大片頭、北勢子、土地公坑、陽住坑、番仔崙番社後
地形:村內以大片頭地勢較平為稻作區其餘均為100-200公尺的丘陵地茶葉產區。
本村面積6.17平方公里人口1750人。
東鄰錫板村西以大片頭和淡水為界,由於公路沿著沙灘而行,假日吸引許多遊客來此遊玩。
交通:以台二線為主幹線,北7公路從芝蘭社區公園,通往101公路的圓山頂與北新莊

土地公拐:在三芝每年端午節,農人一定要準備好幾支「土地公拐」作為祭祀用品,其多寡視其土地面積而定。「土地公拐」是以一之竹竿上方剖裂,夾一小疊「壽金」或「土地公金、割金」及備三支香、牲禮等,挑到自己的田間向土地祭拜後,「土地公拐」則被插在田地上,迎風而立形成鄉村的信仰特色,竹竿的「土地公拐」,是給土地公當拐杖巡田水用的。「金紙」及「香」則是源於古代獻香、獻金帛之意。本習俗在別的地方亦有以中秋節行之。近年來本習俗已經非常罕見,但是在番子崙、北新庄溪底、埔頭坑徐宅旁還可看到這種土地公信仰的習俗。
燒石灰:在芝蘭公園的海邊退潮時,會發現外海的咾咕比裡面高,形成一面積頗大的積水區。其實三芝的海邊原本在潮間帶擁有大面積的咾咕,咾咕是製造石灰的原料,因此燒石灰曾經是三芝的工業產品之一。經過數十年的挖取咾咕,三芝的海邊就變成這付模樣,所幸石灰在建築上的需要越來越少,三芝的海邊的咾咕,才得免於無止境的破壞,而燒石灰也和燒木炭一樣走入歷史了。
咾咕:咾咕不一定是珊瑚,事實上它叫做「藻礁」。
這些藻礁主要是由紅藻類裡面的「珊瑚藻」所建造的礁體,當然藻礁上面,還是有一些珊瑚的小群體,由於大多是以藻類為主,所以在生物分類學上,我們把它叫做藻礁。
珊瑚礁和藻礁的分別,兩者在結構上當然有很大差別,像珊瑚成長的速度比較快,建造礁體也比較堅固、堅硬,而藻礁雖然有很多型態,其構造也不盡相同,但普遍來說珊瑚藻都很薄的,薄薄的一層一層疊起來,生長速率就比較慢,根據學者調查,要生長到六十公分的厚度可能需要二千年以上的時間。
另外,每年春天三芝海邊會長滿海菜等海生植物,當他們死亡以後,並不會完全腐爛掉,會殘留一些鈣化的物質,再加上由無節珊瑚藻所建造的礁體,經年累月的成長就變成長達數公里的咾咕了。
藻礁就是生物礁的一種,任何生物只要可以堆積碳酸鈣的骨骼,骨骼堆積又夠大,能夠抵抗波浪的構造,就把它叫做生物礁。如果是以珊瑚建造的礁體,就叫做「珊瑚礁」,如果是以藻類建造的,就叫做「藻礁」。
三芝附近一直到石門,藻礁的分佈就比較廣,其長度大約綿延十公里,最寬處大概有一百一十公尺,因此一區域的海流比較強,水質污染情況還沒有嚴重惡化,所以生長的狀況還比較好,現在還有部分珊瑚藻礁繼續在生長。(摘自台大戴昌鳳教授研究)
石灰窯:燒石灰的地方稱做石灰窯。用石頭加土漿,做一道寬約一尺半,高約四尺直徑710尺左右的圓形牆,並留一個約3尺寬的門,地面挖數條火路。最底下鋪稻草或芒草,上鋪一層土炭(煤),一層咾咕到尖為止。一窯石灰約需170担到180担的咾咕,燒一次所需時間從6-7小時到一天不等。
石灰製造的過程為
挖咾咕堆積---入窯燒石灰-冷卻後出窯潑水(咾咕化成灰)--篩灰裝帶(15-20公斤)
燒火炭:就是燒木炭,木炭台語說成火炭。三芝多山,有水的地方闢成梯田,無水的地區種茶樹,如果連茶樹都不適合種或有閒置的山坡地時則種植相思樹。相思樹耐脊地,生長快速質硬,最適合燒成木炭,燃燒時無煙且較一般雜木耐久。約在民國五十年代燒木炭和燒石灰是三芝的重要產品之一,在北7公路從後厝往圓山頂方向,過陽住分校約一公里右側路邊,尚存有兩個完整的木炭窯。
火炭窯:火炭窯與石灰窯最大的差別,就是火炭窯是密封的。由於窯頂是土做的須再加蓋一茅草屋頂。
木炭窯的高度約8尺,直徑約12尺,可放約7尺的相思樹木材,一窯約可出3000-4000斤的木炭,燒一窯約需10-15天。
木炭窯的出入口是搬木材用的,在出入口旁邊會做一個燃燒用的煙囪高約3尺,當要燒木炭時從外部起火讓火舌超過煙囪,也就是說火是從木頭的上部往下蔓延,另外做一個真正排煙的煙囪,窯的頂部可以看見一塊塊排列整齊的土墼。
目前南部專業燒窯在大樹鄉,最多時一個場地有25個窯,現在剩7個窯。燒一次32000斤,100公斤燒成18公斤木炭,一次要22天才完成。

後厝派出所:在三芝所有的公共建築當中,這是僅存少數日據時期建造的公共建築。黑瓦紅磚牆的建築,是早其警察機關的標準式樣,拱型大門,門上吊著一盞紅燈,使人在遙遠的地方就看到它。或許現代的人再感覺上,認為它是一間執法的地方,警察也被稱為人民的保母。但是在日據時期,看到警察比看到鬼還可怕,進派出所簡直是下地獄一般的感覺。在主張人權的今日,實在很難想像當時的警察,是如何的對待百姓。即使光復已經五十多年了,當年受過日本統治的人,對這一段記憶應不會忘記的。
牛車寮:在今土地公坑56號原為停放牛車的寮,故稱「牛車寮」。在牛車寮與11號橋(北勢橋)之間的山邊,為新發現之史前遺址。
淺水彎:原屬「土地公坑」稱作「坑口」,六十年代建商在濱海地區建一系列別墅稱「淺水彎別墅」,之後淺水彎被延用為地名。八十年代所建新社區「淺水彎山莊」也源於此。「淺水彎」沿海現在則為夏天的戲水區。九十年初有人在此開咖啡簡餐店,至夏天,已經有二十幾間類似店面。
大堀:位於「淺水彎山莊」入口對面遊戲場,早年有一大而深的水窟,而得名。本地區海域從後厝到牛車寮,也稱大堀。現已由北觀處闢為大停車場。
操兵埕:位於「淺水彎山莊」入口對面遊戲場,乃日據時徵召青年於此施以軍事訓練又稱「操壯丁」。民國90年初做了一些遊樂設施,94625拆掉改建停車場。
土地公坑:本區域從11號橋(北勢橋舊稱溝仔尾),一直到12號橋,地名由來眾說紛紜據說原地名「暗坑子」,後來因為種種傳說才改名土地公坑。(一)傳說在以前有土地公在坑口海灘曬白銀。(二)有人在田裡挖出白色泥土似白銀(三)在11號橋附近早年到淡水行經此坡稱「赤土崎」經日光照射,遠看反光似銀光,傳說成土地公曬白銀。
在本地區內有兩間土地公廟均位於溪溝旁,或許只是單純的用土地公這個名字當作地名而已
大片頭:位於臺二線參觀臺和11號橋之間因地勢平坦稱大片頭。
參觀台:顧名思義就是參觀臺,可是要參觀什麼?原來在民國五十年代,每年都會招待全國軍民,在這裡參觀「勝利女神」飛彈試射。聽說來自全國各地的遊覽車,從「參觀臺」一直排到「車路崎」。當然總統蔣中正先生也常常蒞臨參觀臺。另外九年一次的祭祀大道公,及賽豬公也在這裡舉行。以前此地稱「大片頭埔」。淡水和三芝的界線,就在三芝農會所建休閒農園路標旁邊的水渠為界。
番社后:三芝有兩個番社后,新庄村有個番社后屬「小圭籠社」。后厝村的番社后屬「大屯社」,位在於北7-1公路(芝蘭路)約1公里右側。實際上番社后和淡水鎮大屯里的番社前,是連在一起的只不過是行政區域不同而已。
番子崙:從圓山頂到後厝的山崙,沿著北七公路(大湖路)。在大湖站牌附近稱番子崙顧名思義早年有平埔族活動或居住於此。早年盛產茶葉。
畚箕湖:第四公墓位在於北7-1公路(芝蘭路)約1公里左側,因地形像畚箕故稱畚箕湖。
沙崙湖:位於營區下山凹地型,地勢平坦沙質土地稱沙崙湖。

北勢子:位於後厝與錫板中間,北勢溪出海口。與錫板村的番仔棚同崙,以位置而言是位於番仔棚的西方。也有可能是平埔族社「Kipas」的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