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地方學 序
對一個從事地方文史工作的幾十年的人而言,要說當初為什麼會這麼做,確實有點困難,畢竟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我也忘了。不過這個社會上需要的是能夠為地方付出的人,我只是其中的一位。地方文史的工作,一個人做起來非常的辛苦,通常是累積許多人一點一滴的紀錄而得來的,這些紀錄讓我們的地方文史不會隨著時間之河,消失殆盡於汪洋之中,也不致於回頭不見來時路,遑論路徑何在之困境。
還有一種人就是淡水社區大學「三芝與北海岸學」、「認識八里坌」和萬金石海洋社區大學「記錄石門」班的同學,我又很榮幸的擔任這三個班的老師,首先要感謝這兩所社區大學,願意在開設這種吃力又沒有立即成效的課程,在這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裡,我們利用許多課堂的時間出去做田野調查,相信這些田野調查也就是未來三芝、八里、石門歷史的一部分。
有人稱我是地方文史工作者,這一點是沒錯,因為我的工作是替地方寫下這一段的歷史,文史工作者和所有的人一樣,必須要有自己的工作才有收入,當經經濟來源不是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很專心的來做文史的工作。因此我必須要感謝我的父母親周石定先生和周高娥女士,有他們不辭辛勞的創業過程,才有這一間五金行,這也是我能夠從事於田野調查的基礎。另外還有我的內人陳玉桂小姐,當我要出外做調查、上課時店裡的事務就由她打理。
幾年來我並不是一個人在做八里的文史紀錄,要感謝曾經和我一起共事或協助的謝德錫先生、王淑燕小姐和淡水社大的同仁,以及八里文史前輩林一宏先生、康耕宗先生、李平先生、周川夏先生等,有他們從中協助可以讓我的田野調查的工作更加順利。當然更要感謝那些曾經提供許多資料給我的鄉親,由於他們的不吝分享,讓八里的文史更加充實。
要說從社區大學的課程得到最大的心得,就是已經可以建立一套自己的地方學,課程內有地方學的方法論、田調技巧、地方概述等等。從人文、生態、產業、美學、建築⋯都有的在地論述。透過課程的編排,現在的八里、三芝,石門,都可以找到和世界接軌的窗口。
最後是希望能做到「服務八里的居民」,讓八里人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瞭解自己居住的地方,而且是「引以為傲的瞭解」。另外一個目標是「累積八里的文化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