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學之分類
這是根據我的田調做的分類項目,畢竟田調資料太多了。
北海岸地科、北海岸溪流文化、分區特性、地名沿革、平埔番社、路學、藻礁、牽罟、地景、石滬、傳統民居、石頭厝、水圳、古道、建築美學、信仰與廟宇、客家族群、輕便鐵道專輯、田調專輯系列、創作文學、藝術家、植物等。
既然北海岸六個區臨海,自然會有屬於海洋的海洋文化,這又是另一個領域了,2018年才開始做海洋文化的領域。
實際上的意思
北海岸地科—完全引用專家與公部門的資料,我跟本不懂。
北海岸溪流文化--這很麻煩要現地看,再加上文書資料,可以想、不能猜。
分區特性-地理環境和交通動線的同掛產物。
地名沿革—文書資料、田調口述,最後發現誤差值很大。
路學—被學生教出來的觀念。路上觀察學的田調。
藻礁—摘石花、抓小章魚、燒石灰的地方。
石滬—游泳、撿螺子、看人家抓魚。
牽罟---偎索分魚的活動。
傳統民居—百分之九十的人的祖先不住這種房子。
石頭厝--北海岸特產厝
平埔番社—讀國中時,有人問我「大浪磅」在哪裡,我叫他去臺北找。
水圳—巡水、抓蝦子的地方。
古道—很不好走的路。
建築美學—沒事聽演講。
信仰與廟宇—拜了幾十年啦!
客家族群—不說我怎麼知道?
輕便鐵道專輯—真的是聽多了就想要做的田調。
田調專輯系列—從三芝出發的田調資料。
創作文學—從小就聽大人唱的歌。
藝術家—腦袋裡面,一定有一條神經跟人家不一樣。
植物—永遠分不清學名和科名,我只知道怎麼用。
還有很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