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從社造看「扶桑花女孩」

認識三芝,從社造看「扶桑花女孩」。



扶桑別名朱槿。是典型的熱帶花卉,它是夏威夷的州花,也是馬來西亞的國花。在台灣常見的扶桑花有:大花扶桑 (就是夏威夷女郎別在耳朵上的那種) 、南美朱槿 ( 又叫燈籠扶桑或懸鈴花,花呈紅色下垂狀,花瓣不展開 )、重瓣扶桑 。

「扶桑花女孩」是1965年發生在日本常盤礦場的真實故事,2006年拍成電影。在2007年初、第三十回日本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扶桑花女孩》幾乎橫掃全場,一口氣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女配角四項大獎。
當然好電影必然有其獨到之處,不過大部分的影評都是圍繞在,立場對立的衝突,以及那些女孩子學舞的過程等議題。
而從社區的角度來看,常盤的那些居民,許多是工作數十年甚至是第三代的礦工,在資方宣佈關廠、資遣,他們面臨的是失業的困境之際,此時才發現身無一技之長。為了生活只有兩種選擇,離開或留下來配合資方轉型為遊樂區。故事的發展錯綜複雜,而最後的結局,是社區在一群「礦工的女兒」在理想、興趣與現實生活兼顧之下得以保留下來。

延伸閱讀
扶桑花與艾麗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