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芝的產業--菁礐
最近幾年常常看到在三峽以藍染作為發展地方文化產業的最大賣點,藉以吸引觀光人潮。卻沒有人知道,在三芝的山上,仍然默默保存著在百年前和藍染息息相關的遺址「菁礐」。菁;又稱大青,俗稱馬藍,是一種盛產於台灣北部山區陰溼環境中的植物,它的葉片大者如巴掌,葉中含有大量靛質,能提煉大量的藍靛色素,故民間至今仍多以「大青」稱之,此為十八世紀引進台灣的一種經濟作物。也有稱它為「青仔」者,不過這不是俗稱的「檳榔樹」。礐音「ㄑㄩㄝˋ」台語音與「學」同,「穴」的意思。
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不知道,在清咸豐年間,台灣的藍靛染料,曾高居第三位外銷品。西元一八六○年台灣開港後,台灣產業受到國際貿易需求的影響,也隨著不斷的調整以迎合需求,大青和茶葉就是當時的主要輸出品。
在一張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的契約書中,就提到有佃戶在今內柑宅「栽茶種菁及地瓜」,可見當時生產藍靛之盛況。另外我們知道「三板橋」也大約在同時興建,可見得「三板橋」的興建,似乎不只是單為方便茶葉的運輸,同時也便利了藍靛的輸出。
目前在三芝所發現的菁礐共有三處;老梅溪、桶湖溪、木屐寮溪和內柑宅溪。因為製藍需要大量的水,且大菁喜在陰濕環境下生長,故都分佈在海拔500公尺以上的溪邊。
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在內柑宅溪
內柑宅溪---菁礐的浸泡池為圓形,深度不詳、直徑約為3.3公尺,現存有三池(可能有一池已遭泥土淹沒),下方池為方形攪拌沈澱池,長約4公尺、寬2-3公尺、深1.5公尺,最大的特色為留有排水孔,間隔約3寸,其目的為排掉已經沈澱的清水,最下面有一大孔應為排藍泥用。百年前,先民在用這個菁礐池時,浸泡池與溪流之間圳道較大,以便引水到池裡;浸泡池與沈澱池之間皆留有小溝。另外在菁礐旁邊一定建工寮。
大菁
菁礐有方有圓,圓形為浸泡池,方形為沉澱池。
排水孔
引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