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芝路樹--大葉山欖
膠木屬植物全世界約有115種,分布於熱帶亞洲地區及太平洋諸島嶼;台灣僅有大葉山欖一種。大葉山欖學名中的「種小名」雖然是以「台灣-formosanum」一詞來命名,但菲律賓的呂宋島、巴丹島及印尼的巴布亞等地亦是本種的天然分布範圍。在台灣,本種原產於北部與南部之濱海地區,以及蘭嶼和綠島;不過由於其樹形高大優美、落葉少、蟲害少、樹性極為強健,耐鹽、抗旱、抗風、耐濕,是一種對臺灣氣候頗能適應的樹種,加上栽植、移植都相當容易存活,加上病蟲害相當少,所以也常當作行道樹,花香果甜等特性,很早就被栽植作為公園、校園綠美化用樹或是都市的行道樹了。
膠木屬植物的葉片多簇生於枝條頂端(末端),且枝條上往往具有「葉痕」,也就是葉片脫落後留下來的痕跡;大葉山欖除了具備這二個特徵外,在小枝條或新生枝條上,還被有褐色的細毛。
由於大葉山欖樹皮含有豐富的乳汁,像橡膠乳液,故又名「台灣膠木」。它的木材紅褐色,軟硬適中,可供建築及傢俱之材料,蘭嶼達悟人常取它來做拼板舟,樹皮則可做為漁網之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