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海岸
對三芝人而言,海邊是個很貼近又很陌生的地方,因為潮間產生的經濟利益和衍生的生活習慣,讓三芝人既可以靠山吃山、也可以靠海吃海。然而隨之而來因為海洋資源的枯絕,潮間帶貝類檢拾,甚至用化學藥物抓海蟲,讓潮間帶生物幾乎全部滅絕。除了生態環境的改變之外,另外有所謂海岸線的變化是件有感覺,但是不容易比對的事。2014年2月因為要觀察沙灘的黑鐵砂,在大坑溪口西邊300公尺 的消波塊上發現一大片沙灘不見了。從google earth衛星圖上看到2005年海岸植物線明顯的在消波塊外面,2010年2月拍的照片還可以看到一大片黑砂,可是2014年都不見了,甚至原本在樹林內的碉堡,居然在海裏了。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了一件很久以前的自由時報的報導;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一項衛星調查指出,在二○○四年到二○○八年間,受到上游水庫、攔砂壩、河川盜採等因素影響,宜蘭蘭陽溪南岸、臺北淡水河口到桃園觀音、新竹香山金城賞鳥區一帶、苗栗後龍溪口附近到大安溪口北側四處的海岸侵蝕嚴重,海岸線明顯往後退。
這項「地質環境與資源動態監測計畫──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影像應用」計畫,主要是針對臺灣北部與東部的海岸進行分析,發現與三十年前比較,除了以上地區,臺北三芝、福隆、花蓮磯崎等處長期平均侵蝕速率,一年也有一點七七到二點八六公尺 。
這才發現我看到的海岸線侵蝕的嚴重性,很多年前就已經發現到海岸線後退的情形,當初只是看某些裸露的藻礁,只是沒想到速度會那麼快。
一般分析侵蝕的原因,除了自然海浪沖蝕外,政府基於民生、工業用水或農業灌溉用水,在上游興建水庫或是蓋攔砂壩,造成原本應該流到出海口淤積的砂被攔走;甚至河川盜採砂石;不當建設如觀音宮要區發電廠的突堤效應;台南黃金海岸快速道路的興建;雲林、嘉義海岸外側的外傘頂洲,因為工業開發、河川砂石開採而嚴重流失;超抽地下水的地層下陷;都是直接或間接造成海岸線退後的原因。可是三芝除了自然海浪沖蝕外,其他原因都沒有,海岸線還是持續退後中。
我們可以分析三芝的砂源除了境內各溪流之外,淡水河也提供一部分沙源,接下來就是由潮間帶貝類死亡後的貝殼、藻礁(風化)、岩石自然風化所產生的沙源。而境內溪流和岩石自然風化最穩定,有變化的是因為潮間帶的貝類的撿拾(環境污染)、藻礁破壞(挖掘藻礁燒石灰)、淡水河的砂源減少(石門水庫、八里港突堤)。
自然沙灘的變化則和風向、強浪沖刷(颱風、季風)有關聯。至於考慮到,假使趨勢不變,未來因為地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天候劇烈變化(台風次數、強度、路徑)等,這些長久性影響原因還看不出來。
三芝海岸地貌變化
三芝海岸組成區分為沙灘、沙丘及潮間帶。又因為地形、風力、植物的營造沙丘帶可以深入陸地數百公尺之遠。潮間帶除了小溪入海處,大部分無法堆積砂礫,也因此高潮線的沙灘直接就是沙丘的前緣,當碰到強浪時沙丘的沙會被沖到潮間帶,可是理論上一部分的沙又會被帶回沙灘,被風吹到沙丘上,加上沿岸流補充的沙源大於流失的沙,歷經數千年之久才能保有大面積的沙丘。回顧幾十年來最大的變化是挖掘藻礁、防風林種植,以及農作物整地,養殖業挖掘潮間帶、不明原因沙灘地變成私有地,加上公共工程的施工(漁港、海水浴場),海埔新生地設立、興建公路。
三芝海岸分布
六塊厝-牛車寮/沙崙湖
沙崙湖是三芝唯一被學者做深入研究沙丘與植群的地區,我就直接引用
作者:陳彥樺* 李建堂**
臺北縣三芝鄉淺水灣西側海岸 沙丘地形與植群分布關係之研究
臺灣地區的海岸沙丘由於長期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幾乎已無完整的天然海岸沙丘地。臺北縣淺水灣西側的海岸沙丘,由於人為活動干擾程度較小,尚保有較接近天然的沙丘地形及植物分布。
淺水灣位在臺北縣三芝鄉後厝村,沙崙湖岬角東側的海灣 (圖 1),為三芝鄉沙灘面積最大的海岸 (三芝鄉公所,1994)。研究區即位在淺水灣西南岸,靠近沙崙湖岬角的海岸沙丘,靠內陸範圍的界定主要以黃槿、林投等植物的分布為邊界,面積共約 6.7 公頃 ,研究區靠海的灘岸主要為藻礁所構成,並散布著大、小不等的火山岩塊。
植群特性
沙丘的侵蝕、堆積變遷情形主要受植物覆蓋、海岸線走向、沙灘寬度、沙丘地形等影響,而高程、與海距離及地形特徵為影響植群型分布的主要因子。在低凹的地形環境,包括風蝕窪地及低地,因為地表較接近地下水面,環境較潮濕且背風有遮蔽,以灌木型的植物為主;在最前端近海的地形,包括圓頂丘、侵蝕坡、沙灘等,因為受風、波浪、鹽霧的擾動較大,沙粒移動性較高,以先驅性草本植物為優勢;在北側的沙丘斜坡地形,由於坡度較陡且迎風,攀緣藤本較能適應地形較陡峭且迎風的斜坡脊部。
整體而言,海岸沙丘植群在不同地形因子影響下,植群結構、組成、功能、多樣性等產生些許差異,且在不同地形環境中亦可發現有不盡相同的優勢族群。
沙源
淡水河口北側海岸主要的構成物質為大屯火山群的火山岩屑堆積物,沙崙湖附近的沙源部份來自於淡水河的沉積物,可能為離岸流以滾動的方式帶到此處堆積,其沙粒呈現雙峰的粒徑分布,代表有兩種沉積物來源,可能為沿岸流及離岸流同時搬運沉積的結果 (吳偉健,2002)。由於淺水灣的海灣迎向東北季風的吹襲,又有八連溪、海尾溪、北勢坑溪、淡水河等溪流提供沙粒來源,海流將沉積物搬運至附近堆積。強烈海風將海底的沉積物搬運至岸上堆積,因而於牛車寮、沙崙湖一帶形成海岸沙丘。
地形分佈特徵
淺水灣的西側海岸沙丘地形高程介於0~20 公尺 ,在風、植物及其他外在營力作用下產生多樣的沙丘地形,包括:圓頂丘、侵蝕坡、風蝕窪地、沙丘平臺、沙丘脊、沙丘低地、拋物線沙丘等。研究區依地形特徵主要可區分成圓頂前丘區、沙丘平臺區、縱丘脊區和沙丘斜坡區四類不同的地形單元區。圓頂前丘區主要為圓頂丘所組成,分布於沙源供應充足的海岸前端,海風攜帶沙粒被植物攔截而堆積
成許多不連續的圓頂沙丘。若植物生長較旺盛或分布較密時,有助於沙粒的攔截與堆積,因而會形成較廣大的沙丘平臺,研究區的沙丘平臺區高程介於5~7 公尺 ,地勢起伏很小。縱丘脊區最主要的地形特徵為單一髮夾狀拋物線沙丘,可能是發育自侵蝕坡的風蝕窪地,因受東北季風長期的影響所致,其吹蝕廊道的長軸多朝向東北方。而沙丘斜坡區的地勢較陡升,主要為沙粒沿著岬角山體向上爬升堆積形成,甚至到20 公尺 高的平臺處仍有沙丘分布。沙丘斜坡區南側主要為耙子狀的拋物線沙丘,由於地形陡升,氣流受地形壓縮加速侵蝕所形成的沙丘地形。
以上資料摘自地理學報 第五十一期:1-20 (2008)
臺北縣三芝鄉淺水灣西側海岸 沙丘地形與植群分布關係之研究
陳彥樺* 李建堂**
目前人為干擾最嚴重的是「沙灘車」,車道上沙層消失,泥地裸露加上雨水沖刷坡度變陡,無法堆積沙層。沙灘漂流廢棄物多。
牛車寮-後厝漁港
現在這裡俗稱淺水灣,原本這裡公路的兩旁都是沙丘,越過馬路向內延伸100公尺 ,高度到15公尺 。南海造船廠後方尚有小部份沙丘堆積,種植木麻黃約200公尺 長,這裡六十年代常因颱風吹襲大量海沙,造成交通中斷。
七十年代擬興建海水浴場而興建兩座突堤,現已廢棄不用。
後厝漁港-南勢崗-八連溪口
這裡是海岸線破壞最嚴重地區,漁港、海埔新生地、建物築堤以及縣政府同意私人養殖興建魚池等除了造成海岸線沙地消失之外,因興建漁港大量挖掘藻礁生長區域。現在大家好加油站後方空地在民國七十年未開發之前是一大片沙地。當年這裡有兩座石滬也已經消失不見了。
靠近八連溪口有約200公尺 石礫灘。
八連溪口-大田寮-番社后
這段沙丘部份維持原狀,可能和八連溪帶來沙源有關。近年來也發現沙灘流失現象
沙丘可深入內地300公尺 (八仙宮後面),經過人為干擾因數(早期種植防風林、種籚筍)、近期種植西瓜用怪手整平沙地,沙丘已不復見。
番社后-社寮港
沙丘可深入內地300-400公尺 (八仙宮後面),經過人為干擾因數(種植防風林、種籚筍、西瓜)用怪手整平沙地,沙丘已不復見。2012年八仙宮整地再度改變地貌。
這段沙丘部份維持原狀,可能和八連溪帶來沙源有關。近年來也發現沙灘流失現象。社寮港西約300公尺 有一段長約100公尺 消波塊堤,是因為像神颱風沖毀後築的,這裏明顯可見沙灘流失現象。
2005年的衛星圖可見造林樹在消波塊以外十餘公尺,2010年2月尚且可以從消波塊直接下去沙灘,2014年2月已經無法下去沙灘了。
社寮港-麟山鼻漁港
這裡原本有一大片沙灘寬300公尺 長約1000公尺 ,七十年帶種植防風林後就不見了。北觀處在沙灘邊緣興建的步道旁,這裏明顯可見沙灘流失現象。